董宇辉直播争议不断,近来又献爆论,在直播时说内蒙古的羊肉烧卖就是裂开的包子,没包好,因语带轻慢,被指缺乏尊重。
内蒙古的羊肉烧卖传承久远,甚至有说法,自打有了“归化城”,就有了烧卖。据《绥远通志稿》,明清之际北京饭馆,即以“归化城稍麦”“正宗归化城稍卖”为招牌。
烧卖南北流行,叫法不一,制法也不同,但都是各地美食名片之担当。东北有以牛肉为馅儿的“马家烧卖”,北京有以海参、虾仁、玉兰片为馅的都一处“三鲜烧麦”,安徽的“油糖烧卖”是以猪板油丁、白糖作馅,早见于清代《调鼎集》。此外湖北有“黄州烧梅”,湖南有“珍珠烧卖”,上海有“下沙烧卖”,四川有“玻璃烧麦”,潮汕有“饶平肖米”,云南有“都督烧麦”,山西太原清和元饭庄有羊肉韭花的“梢美”,不胜枚举。
自古烧卖叫法很多,哪个才是正名?
“说句实话,我也曾经把烧麦作为正名,把烧卖作为异名,并在数年前发表过一篇短文。后来之所以在看法上发生变化,是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学者邱庞同参与编著《中国烹饪百科全书》,负责撰写“烧卖”条。此后,他又撰写《“烧卖”名称浅谈》一文,谈及这一认识过程。
“烧卖”一词最早出现在宋元时期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李翠莲在夸耀自己的烹饪技艺时说:“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
明清时期,南北许多地区均有“烧卖”“稍麦”出售。但“烧卖”一词出现的次数更多。如明代《万历野获编》、《金瓶梅词话》中均提到“桃(一作挑)花烧卖”。
因此,邱庞同认为:“烧麦(稍麦)呢?现在看来,首先出现在元代高丽(今朝鲜)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上。故把‘烧卖’立为辞头、作为正名是有根据的。”
“烧卖”是正名,但这个正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同样是个让人费解的问题。考证烧卖这一面点的文化源流,董宇辉说烧卖是开口的包子,态度虽有错,但说法误打误撞。
烧卖别名有多少?
除《快嘴李翠莲记》中的“烧卖”、《朴通事》中的“稍麦”之外,“烧卖”还有“稍美”“稍梅”“纱帽”“晓卖”“寿迈”“鬼蓬头”“开口馒头”“开口笑”等名。
邱庞同《“烧卖”名称浅谈》一文中逐一考证:
捎美。见于清末民初薛宝辰所著之《素食说略》:“以生面捻饼,置豆粉上,以碗推其边使簿,实以发菜、蔬、笋,撮合,蒸之,曰捎美。”薛宝辰是陕西人,其书中所记面点大多数是西北地区的。邱庞同揣测,应该是谐音,“‘烧卖’之口捏得较美,而‘口’又在顶端,顶端可称‘梢’(如枝端、枝稍),故又称之为‘梢美’(捎美之捎似误写)了。”
纱帽。上海市所属嘉定县对“烧卖”的称呼。《嘉定县续志》云:“以面为之,边薄底厚,实以肉馅,蒸熟即食,最佳。因形如纱帽,故名。”
鬼蓬头。清代扬州对“烧卖”的俗称。《扬州画舫录》云:“文杏园以稍麦得名,谓之鬼蓬头。”
开口馒头、开口笑。清代福建地区对“烧卖”的俗称。清人施鸿保《闽杂记》“烧卖”条云:“馒头皮簿开口者,吾乡(按施鸿保祖籍杭州)谓之烧卖,闽人则呼开口馒头,亦日开口笑。”
此外,“梢梅”是湖北、山西等地对“烧卖”的称呼,同样有叫“烧梅”的。
“寿迈”“晓卖”则是闽粤地区的叫法。
《朴通事》记载,元大都“午门外”的饭店,有卖“素酸馅稍麦”,稍麦是“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与汤食之,方言谓之稍麦。”至于稍麦之名的意思,“当顶撮细丝似线稍系,故曰稍麦。”这个说法颇为牵强。
吕叔湘先生有个新视角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写过一篇题为《烧卖》的小文。
他在文中列举一例,20世纪80年代初巴黎《欧洲时报》上一文署名秉新的文章曾说,北京“都一处”的创业者是山西人。他供应的“烧麦原是山西农村有钱人家用作喜庆筵席的点心,不过不叫烧麦,而叫‘梢梅’,取其形状犹如一朵雪梅舒瓣盛开的意思。”
“在中古音里,以‘肖’作谐声的‘俏’‘梢’‘稍’等字的发音都很接近,特别是‘梢’‘稍’两字,声韵相同,字形也只差一小撇,把‘梢’字讹作‘稍’是很可能的。如果‘稍’字的前身是‘梢’字的话,那么无论接着的是‘麦’还是‘梅’,构词上都比‘稍’字通顺些。……”由此,吕叔湘先生认为,再往上推溯到‘俏’字,以至‘肖’字去,烧卖即是“俏梅”或“肖梅”的谐音,取形似梅花之意。
吕叔湘先生此说有个问题——“梢梅”是清代的称谓,而“烧卖”之名于宋元时就有,时间线对不上,不可能让宋代去谐音清代的叫法。
但,吕叔湘先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细查历代对这点心形状的描述,老不离什么“从腰部捏上,顶上开口呈石榴嘴状”,“收口捏成石榴嘴或牡丹形的”,“其形状犹如一朵雪梅舒瓣盛开”等。其实传统的点心,多肖似花形,比方唐代韦巨源记有一道点心,叫“生进二十四气馄饨”,就是包作二十四种不同的花形。
《朴通事》中同样记载,稍麦是“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作为花蕊……”
烧卖为什么会开口?从中国面点的演变传统来看,总是为了模拟个形状出来。
唐人开始吃“点心”
古代小麦原产何处,学界至今有争论,4000年前从西亚传入的可能性较大。
古人把面食统称为“饼”。《说文解字》释“饼”字为“麦餐也”。此外,米粉称粢(zì)或“饵”,现在云南有“饵块”,而粢就是糯米糍的糍。
在汉代,小麦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西汉董仲舒上奏汉武帝:“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损生民之具也”,汉武帝采纳了建议,就此小麦从黄河中下游流域推广到黄河上游和关中地区。汉代,人们已经掌握了面食的酸浆发酵法。
唐代小麦作物迅速普及。学者王利华认为:“至少在晚唐,中国北方小麦的种植已经是无处不在了。”由唐至宋,面粉加工工艺愈加完备,水力磨的大量使用提高了面粉加工的效率。据《旧唐书》载,宠臣高力士“截沣水作碾,并转五轮,日碾麦三百斛。”太平公主又经营面粉作坊盈利,为此曾“与寺僧争碾皑(石磨)”。
宋代更加重视农田水利,宋神宗颁行了历史上的第一部农田水利法。在北方地区,粟和小麦广泛轮作,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小麦亩产比粟要高。淮河、长江流域开始广泛采用稻麦轮作。靖康之变后,北人南迁,面食之习随之南传。
据邱庞同《中国面点史》一书所论:“‘点心’一词在唐代出现,后来,‘点心’多指面食,所以有了‘面点’一词。”
唐宋时面点可统称为“饼”。按烤、煮、蒸的制作方式分为三大类,即烧饼、汤饼、蒸饼。今日舌尖上的点心,基本能从唐宋时期找到参照物。
兜子或是烧卖?
唐代面点重烤,宋代重蒸。
宋代有种蒸制面点叫兜子,兜子和烧卖做法相似。顶部要略露馅料,攒成花状,放入小盏中,再入笼蒸。王《山家清供》载有山海兜,以笋、蕨菜、鱼虾拌馅,最后用粉皮包裹,蒸熟。元代《饮膳正要》记有“荷莲兜子”,馅儿料多达21种,做法大同小异。
后周都城汴梁人在农历二月十五日吃“涅槃兜”,又在寒食节吃“冬凌兜”,应该是兜子的源起。见于宋代笔记中的有鱼兜子、决明兜子、四色兜子、石首鲤鱼兜子、江鱼兜子等名目。
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兜子本是唐宋时巴蜀妇女肩挑的担子两头的兜笼,至宋代,因汴梁不用车舆,代以兜笼,称为兜子。面食兜子大概是取其形似。
学者莫久愈写《闲话“稍麦”》一文,他向友人问起古突厥语词中有无与“稍麦”读音相近的,朋友说突厥语有有“Shirme(思日曼)”一词,本义是“皮囊”或“皮口袋”。“当皮口袋、皮囊盛物后用手握持上半部,或用线绳拴系后,它们的口部便自然外翻呈花状,如同稍麦皮兜住馅以后撮细上部一样。……《朴通事》所言“当顶撮细似线稍系”,或许保留了它最初的意思。”
烧卖是外来音,不无可能。据清代阮葵生《茶馀客话》,蒙古人的革囊,“或谓之皮馄饨,盖俗呼也”。从宋人的兜子到元人的“稍麦”,可以找到相通的语言流变路径。
就连煎饼都有个突厥语典故。据隋代《启颜录》,北齐高帝萧道成出谜题“卒律葛答”让大臣们抢答,只有伶人石动筒猜出“是煎饼”。一说“卒律葛答”是突厥语,译成汉语是“前火食并”四字,正好组成“煎饼”二字。
包子、馒头一家亲
“兜子”是开口的袋子,那么“包子”可算扎口的袋子。
东汉刘熙《释名》中最早出现了“蒸饼”一词,有馅儿没馅儿的本来都称蒸饼,至宋代才有了包子、馒头之分。
宋人口中的馒头有馅,是今天的包子。《水浒传》里武大郎卖的炊饼,本来叫蒸饼,因为“宋仁宗讳祯,祯和蒸相近,因此蒸饼被改称炊饼,就是今天的馒头。
学者高启安认为,“馒头”和“馎饦”(bótuō,汤饼)、“餢飳”(bùzhù,发面饼)都是音译,体现了古波斯语的“小麦粉”传入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变音。“馒”字约到唐代才出现,在晋人束皙《饼赋》中写作“曼”。这符合外来食物传入中原后的定名规律:以“食”或“麦”的义符偏旁加在音符边上来称谓。
宋人就有包子的叫法。《梦粱录》中有细馅大包子、水晶包儿、笋肉包儿、虾鱼包儿、江鱼包儿、蟹肉包儿、鹅鸭包儿等。
陆游写有《食野味包子戏作》一诗:“珍饷贫居少,寒云万里宽。叠双初中鹄,牢丸已登盘。”“牢丸”一词同样出自束晳《饼赋》:“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牢丸未必是包子,也有说是饺子、馄饨的。馄饨一词见于三国时的《广雅》,其中记载“馄饨,饼也”的说法。包子、馒头、饺子、馄饨、兜子一家亲,都是“饼”。
再谈开口的问题。《晋书》载,西晋大臣何曾生性豪奢,每天吃饭要花费上万钱,因此留下“何曾食万”的典故。何曾吃蒸饼,“蒸上不拆作十字不食”。后赵皇帝石虎有样学样,“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使坼裂方食。”
宋代《梦梁录》《武林旧事》提及的“骆驼蹄”,大概也是此类的开花馒头。《宋氏尊生部》载,“骆驼蹄”是用发酵面包馅蒸制而成,顶部要“用刀作十字略开”,形似骆驼爪,故名“骆驼蹄”。
顶上带花是潜规则
何曾和石虎喜好十字裂口的蒸饼,可能不是看重开口,而是看重“开花”。这种“当顶作花蕊”的饮食潜规则,历代传承。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葬中出土了许多花色面点,分为菊花型和梅花型。梅花型可以由花蕊的五片花瓣组成;菊花型中央有花序,边沿呈披针状。
唐代韦巨源晋升尚书左仆射,向唐中宗进“烧尾宴”,“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馅料不同,花形也各异。食单上还有“曼陀样夹饼”,大概是曼陀罗花样的馅饼。这些都是所谓的“看菜”了。
宋初名将郭进喜种荷花。宋代陶穀《清异录》载:“郭进家能作莲花饼餤,有十五隔者,每隔有一折枝莲花,作十五色,自云周世宗有故宫婢流落,因受顾于家,婢言宫中人号‘蕋(同蕊)押班’。”清代蒲松龄作《煎饼赋》,认为饼餤是煎饼的前身。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条目辖记载:“笑靥儿、金银炙焦牡丹饼、杂色煎花馒头、荷叶饼、芙蓉饼、月饼、梅花饼、开炉饼、寿带龟、仙桃、子母春茧、骆驼蹄。”宋代的点心店像花店。
元代《饮膳正要》里有羊肉馅的“剪花馒头”,干脆“用剪子剪诸般花样”,再用胭脂染花。
梅花包子是两宋名品。《枫窗小牍》记载:“旧京工伎,固多奇妙,即烹煮盘案,亦复擅名,如王楼梅花包子。”
烧卖仿效的哪种花?烧卖别称里面以梅花居多,明代《万历野获编》和《金瓶梅》中都提及了“桃花烧卖,而清代嘉庆郝懿行《证俗文》说“稍麦之状如安石榴”。不论哪种花,烧卖可谓“开花”的包子。(责编:沈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