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内容导读:伊犁地区位于祖国西部边陲,清乾隆平定准噶尔后,从全国范围内迁徙大量不同民族至伊犁驻防屯垦,实现了边疆的安全稳定与各族群众的并肩发展,形成了休戚与共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传统建筑在组群布局、营造做法、外檐装饰等方面呈现出不同民族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见证了各族人民共同开拓边疆所形成相互交融的社会整体,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文/李江李克韦承君
一、研究综述
伊犁东距海洋三千余千米,深处亚欧大陆腹地。本地山脉纵横,河流众多,气候湿润,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亚欧腹地干旱荒漠区中的一片绿洲(图1)。历史上曾有塞人、大月氏、乌孙、匈奴、柔然、回鹘、突厥、蒙古等民族部落在此生活。清乾隆平定准噶尔部后,清朝在伊犁进行了大规模的驻防屯垦,从多地迁来大量兵民驻扎于此,形成了伊犁多元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征。各民族不同的建筑风格,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受到伊犁相同自然环境和中原文化的显著影响,其建筑形式与营造做法则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形成了伊犁多元统一的建筑景观。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外国研究者即对中亚等地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伊犁地区进行了大量考察,从伊犁地区的地质地形、政治军事、民生经济、少数民族、风土、宗教、建筑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中提到“惠远城是我看到过的最整洁、最美丽的中国城市。城市设计得很好,笔直的街道宽敞而漂亮”。《伊犁纪行》中对当时新疆的地势、风土、居民、风俗、宗教等进行了翔实的记述。《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中记录了伊犁20世纪初期的建筑、人文景象,如伊犁鼓楼(拜图拉清真寺宣礼塔)、绥定新城鼓楼(惠远新城鼓楼)(图2)等。这些珍贵资料对了解伊犁当时的传统建筑风貌提供了真实的史料依据。
图21910年伊犁传统建筑照片
以往关于伊犁传统建筑的专项研究,由于伊犁巨大地理跨度的限制,以及西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自身限制,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研究工作多限于一般考察或局部研究,缺乏多元民族建筑的整体性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新疆伊斯兰教建筑和其他地域建筑的研究进展相比,研究差距显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卷》对考古发现的伊犁古代城市遗址的位置、规模进行研究。魏长洪的《伊犁九城的兴衰》对伊犁九城的规模、结构、布局、职能、变迁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建筑方面,刘元春的《靖远寺及其历史作用——关于寺庙建筑与民族文化的思考》对靖远寺建造历史进行了简要叙述,分析了锡伯族民族文化意义与价值。内玛オ让的《新疆藏传佛教名刹圣佑庙研究》对圣佑庙的文化、历史、建筑形式、装饰特性等方面进行考察与研究。纳森巴雅尔、乌云其木格的《清代伊犁藏传佛教寺院普化寺论述》从文献中梳理普化寺的建造过程、选址变迁、管理制度。李群的《重解麻扎文化的图形语意——读吐虎鲁克·铁木尔汗之墓》对秃黑鲁·帖木儿麻扎的历史及装饰进行了阐述。由此可见,学者针对伊犁传统建筑整体性研究不足,本文在多元民族驻防屯垦的时空语境下,将伊犁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及其形成的多元统一建筑景观作为研究方向,十分契合伊犁传统建筑的重点研究趋势。
二、各民族迁徙驻屯情况
伊犁现存传统建筑绝大部分建于清代,它们与当时大量民族迁徙于此进行驻扎屯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伊犁地区归入清朝版图后,土地广阔但人口稀少。考虑到“伊犁及回部,非久成内地之巴里坤、哈密可比,即需驻兵屯田”,清朝在伊犁施行了一系列驻扎屯垦政策,迁徙其他地区人口,弥补边防空虚,即从南疆、东北、甘肃、中原等多地迁徙了不同民族的人口前往伊犁驻屯。迁徙人口主要来自绿营兵、南疆维吾尔族农民、内地百姓、八旗官兵,以及流放犯人等。不同类型的迁徙人口也形成了多种驻屯形式,主要有兵屯、旗屯、户屯、回屯、犯屯以及游牧、渔猎等驻防形式(表1)。
表1清代伊犁主要民族分布表
汉族、回族是兵屯和户屯的主要力量,分布在绥定城、宁远城、塔勒奇城、熙春城、瞻德城、广仁城、拱宸城一带,即今天的霍城县、霍尔果斯市和伊宁市区域内。从南疆迁来的维吾尔族人擅长耕种,在伊犁进行回屯。主要分布在宁远城及附近地区,即今天的伊宁市。从盛京(今沈阳)西迁至此的锡伯族,属于旗屯的锡伯营,主要分布在察布査尔地区。满族主要驻扎在惠远城和惠宁城,即今天的惠远古城周边及伊宁市巴彦岱周边。蒙古族所属的厄鲁特营和察哈尔营,主要分布在昭苏、特克斯以及博尔塔拉河流域等地游牧驻防。其他民族如索伦营的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拱宸城及霍尔果斯河东西两侧。哈萨克族多集中在水草丰沛的山区,如昭苏、新源等地(图3)。
三、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
随着伊犁社会的逐步稳定,迁徙至此的各族人民进行了大量的建设活动,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建筑类型,如维吾尔族的麻扎、回族的清真寺、锡伯族的牛录关帝庙、蒙古族的藏传佛教寺庙等,形成了伊犁类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构成特色。
速檀·歪思汗是东察合台汗国的一位汗王,1418年举众由吉木萨尔境内的别失八里西迁,将东察合台汗国的都城定在亦力把里城。1428年,歪思汗被安葬于博尔博松河畔。至清光绪二年(1876年),在今天的伊宁县麻扎乡协合买里村重建其麻扎(图4)。
图4速檀·歪思汗麻扎
速檀·歪思汗麻扎,是一个四重檐八角攒尖顶建筑,下三层为方形屋面,最上层为八边形。麻扎平面呈方形,周围一圈围廊,廊柱细长,面阔三开间(不算围廊),进深三开间(不算围廊),内部均匀地分布着4根高大粗硕的金柱,正中放置砖石砌成的棺椁(图5)。
图5速檀·歪思汗麻扎内部梁架空间结构
伊宁陕西回族大寺又称为“宁固寺”,坐落于伊宁市区,始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当地回族自行建造,后来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回族民众的宗教需求,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百姓集资并从内地请工匠进行扩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建宁远城,大寺也因宁远城而取名为宁固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四十六年(1781年),大寺共扩建过两次,形成现在的规模。清末大批难民逃至伊犁,由于来自陕西的回族日益增多,因此又被称为伊宁陕西回族大寺。
伊宁陕西回族大寺的礼拜大殿平面呈“凸”字形,周边有一圈外廊,面阔七开间,进深40米,室内空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的长方形空间为礼拜场所,室内的金柱两两前后并排设置,两面山墙上开有门窗。后半部分是一个四层攒尖顶的八角楼阁,圣龛嵌在楼阁一层的墙面上。楼阁下两层平面呈方形,上面两层平面呈八边形,逐层收分高耸挺拔,是整个寺庙的制高点(图6)。
大殿前殿相对于后窑殿较为低矮,屋顶由三部分组成,两个卷棚加一个硬山屋面形成勾连搭,山花落在山墙正上方,檐部相连,融为一体(图7)。勾连搭的做法解决了由于进深过长,屋顶过于庞大的问题,建筑侧立面具有优美的轮廓。
图7伊宁陕西回族大寺礼拜大殿勾连搭屋顶
锡伯族的每个牛录都建有一处祠庙建筑群,包括关帝庙、娘娘庙等,一般位于牛录的东北角。清初《三国演义》在满洲贵族之间风靡。早在锡伯族人西迁之前,人们就将关帝信仰融进本民族的信仰体系之中。西迁之后,各牛录陆续修建关帝庙,希望保佑锡伯兵民戍边安全。
伊犁察布查尔的八个牛录都建有各自的关帝庙,清同治回民起义期间,许多关帝庙受到破坏,到了清光绪年间进行大规模重修(表2)。这些关帝庙的做法有着相同的特点。在建筑布局方面,大多数关帝庙的布局形制遵循传统寺院沿南北方向中轴线对称布置。砖木结构,面积在几十到一百多平米不等,墙上多绘有民间故事壁画进行装饰。
表2锡伯族八个牛录关帝庙统计表
清政府平定伊犁后,在伊犁进行旗屯的厄鲁特营主要由原准噶尔人构成,分布在昭苏和特克斯等地,圣佑庙的建立满足了厄鲁特营的宗教需求。圣佑庙大殿坐北朝南,是一座歇山顶的二层楼阁建筑(图8),两层平面四周均设有外廊,除去周围外廊后,大殿面阔五开间,进深五间。通面阔约24.8米,通进深约24.6米,通面阔与通进深之比约为1∶1,平面呈方形。
图8圣佑庙大殿
圣佑庙一层室内共有12根金柱,围绕一圈,最中间采用减柱造和移柱造,保留有2根中柱,南侧紧邻东西金柱的位置各有一部楼梯通往二层。圣佑庙大殿作为经堂,是集会诵经的场所,聚集人数较多,需要空间较大,采取减柱移柱做法,让内部空间更加开敞。与此同时,大殿内部从内到外一圈金柱、一圈墙体、一圈廊柱,组合形成了三个“回”字形平面,与佛教中“曼荼罗”所表达的“围绕一个中心,逐层环绕,不断向外发展”的空间格局相似,向心力较强(图9)。
圣佑庙大殿的二层平面和一层相似,副阶周匝,通面阔16.9米,通进深16.8米,走廊宽2.5米,南、北两侧围护结构均为木隔扇,东西两侧由木墙和圆形木窗组成。圣佑庙大殿二层空间布局简单,整体以两中柱为核心,“回”字形平面布局,有一圈外廊,屋内正中放有一顶蒙古包(图10),信徒在参拜时进行绕行。
四、多元统一的建筑景观
伊犁现存传统建筑除秃黑鲁·帖木儿麻扎外,其余均建于清代。虽然建造这些传统建筑的民族不尽相同,但呈现形式高度相似,显著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伊犁虽然地处祖国最西端,但自从西汉张骞开通西域以来,中原文化便通过各种方式持续输入,凭借其强大的包容性,逐渐与不同民族的文化相融合。正如《宋论》中所说的“国人得志于衣锦食粮,而共习于恬嬉”,汉地物质生活充实,文化生活丰富,使得中原文化对其他民族产生了强烈的向心性,汉文化也自然而然地融进地处边疆的伊犁本土文化之中。清代以来,中原建筑文化对伊犁传统建筑影响深刻,不同民族、各种宗教的传统建筑积极汲取木构抬梁式建筑的布局、结构、装饰等内容(图11、图12),呈现出相近的营造特征,形成了本区域多元统一的建筑景观。
图9圣佑庙大殿一层平面与“曼荼罗”对比(右上图为扎什伦布寺坛城藻井局部)
图10圣佑庙大殿二层内外空间
图11伊犁传统建筑抬梁式结构做法
图12伊犁传统建筑檐下装饰做法
建筑组群布局方面,伊犁传统建筑总平面一般在纵向轴线上分布有多进院落,通过每进院落再来组织各个单体建筑。无论是蒙古族的圣佑庙还是锡伯族的靖远寺,藏传佛教寺院的整体布局均采用汉地佛教“伽蓝七堂”形式。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对称布置有山门、前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大殿、后殿等。建筑结构体系方面,伊犁地区无论是不同民族的传统建筑,还是不同宗教信仰的建筑,均采用了木构抬梁式建筑体系,砖、土、木等材料组合运用。屋顶形式为汉式建筑传统的硬山顶、歇山顶、攒尖顶、勾连搭等。如伊犁将军府大堂及其附属建筑,靖远寺大雄宝殿、四大天王殿,圣佑庙的配殿、闭关殿等建筑屋顶均为硬山顶;圣佑庙大殿、法舞殿,靖远寺三世佛大殿,惠远钟鼓楼等建筑屋顶为歇山顶;速檀·歪思汗麻扎,墩买里麻扎,拜图拉清真寺宣礼塔,伊宁陕西回族大寺宣礼塔,伊犁将军府凉亭等建筑屋顶采用攒尖顶。依拉齐牛录、孙扎齐牛录、扎库齐牛录关帝庙,伊宁陕西回族大寺大殿,水定陕西大寺大殿,萨玛尔清真寺,屋顶形式则采用勾连搭。在建筑装饰上,檐下的木雕构件、廊心壁和墀头上的砖雕构件多雕刻有梅兰竹菊、仙鹤、梅花鹿等汉地常见动植物纹样,墙壁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传统民间故事壁画等。上述建筑组群布局、屋顶形式、装饰题材等均呈现出中原文化对伊犁建筑的深刻影响,也形成了伊犁不同民族、各种宗教多元统一的建筑景观,并显著区别于东疆、南疆地区的传统建筑(图13)。
图13伊犁多元统一的建筑景观及其与东疆、南疆地区相互比较
参考文献
[1]黄海荣.伊犁河畔[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2]马达汉.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M].王家骥,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
[3]日野强。伊犁纪行[M],华立,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莫理循.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魏长洪。伊犁九城的兴衰[J].新疆社会科学,1987(1):57-60.
[7]刘元春。靖远寺及其历史作用:关于寺庙建筑与民族文化的思考[J].法音,1990(8):22-27.
[8]内玛オ让。新疆藏传佛教名刹圣佑庙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9(6):117-119.
[9]纳森巴雅尔,乌云其木格.清代伊犁藏传佛教寺院普化寺论述[J].满族研究,2018(3):84-93.
[10]李群.重解麻扎文化的图形语意:读吐虎鲁克·铁木尔汗之墓[J].装饰,2009(5):88-89.
[11]华文书局。清高宗实录・卷六一零[M].北京:华文书局,1949.
[12]唐剑.新疆锡伯族传统建筑文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13]胡方艳。伊犁河谷藏传佛教寺院考察: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圣佑庙为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13(4):39-50.
(本文作者:李江,北京工业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系主任。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多元民族集中驻防下的伊犁河谷军屯聚落共同体研究”,项目批准号:22YJAZH047。本文入编《中国民族建筑学术论文特辑2023》。本文经作者授权,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