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昨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及国际合作的有关情况。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职校已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目前,我国共有11133所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近3500万名在校生,形成了中职、专科、本科完整的层次体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说,在发展规模上,职业教育分别撑起了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围绕职业教育重点产业,建设了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适配度。教育部还实施了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改革,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从国际合作方面来看,我国教育“朋友圈”逐步扩大,推动了区域职教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同183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6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85个国家把中文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累计已超过2亿人。”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介绍,教育部积极谋划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整体布局,已与非洲、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等重点职教合作项目。
中国教育的吸引力也逐渐加强。数据显示,共有195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华求学,“留学中国”的影响力和品牌度持续提升,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国际人才和知华友华国际人士。在职教领域,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发展。多所职业院校在境外设立办学机构和项目,涌现出鲁班工坊等一批境外办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