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粱红时酒飘香——“绿水青山红土地”系列报道之十五

一口巨型圆锥状不锈钢蒸锅,一次性投放800多公斤高粱。在高温蒸煮下,顶部慢慢散发出缕缕蒸汽,一股高粱的糯香顿时溢满车间。

11月8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淳安县枫树岭镇遂安烧酒业有限公司,员工们在忙着酿制新一年的高粱酒。

公司的一侧就是酒库,一进门就闻到了浓浓的酒香。里面摆放着近百个一人高的陶坛。“一只坛子能装一吨酒,我们一年要生产80多吨。”公司负责人丰礼红介绍,他们酿的全是高粱酒,原料来自本镇和开化县大溪边乡。

枫树岭镇与大溪边乡接壤。大溪边乡上安村是这一带最早开始种高粱的地区。16年前,在外做茶叶生意的余雄富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成了他的头等大事。起先,尝试种高山蔬菜。头一年,全村种了110亩苦瓜,每公斤收购价能卖到1.6元到2.2元,第二年就跌到了0.6元。随后,又转种向日葵。种子由县里免费提供,每亩还有500元补贴,但这是观赏类向日葵,不结籽。当地老百姓的积极性再次受到打击。

在屡试屡败后,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了种植旱粮作物上。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决定种高粱。红高粱好看,还能和村里的油菜轮作,效益应该不错。

2015年,上安村试种了240亩,收获了12万多公斤高粱。村经济合作社以每公斤3元的保底价收购,除了一部分用于酿酒外,其余的统一外销。好效益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积极性。第二年,全村500亩可用山地全部种上了高粱。

家家户户种高粱后,当地有一批擅长酿高粱酒的老师傅重拾老手艺。“新酿制的高粱酒每公斤能卖到50元,存放一年还会涨价,效益真的不错。”余雄富说,在上安村的带动下,邻近几个村庄纷纷效仿。

上安村种红高粱火了,引起一岭之隔的枫树岭镇的关注。两地向来信息互通,人员往来密切,尤其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曾在边界地区活动,打土豪、分田地,在烽火岁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至今还保留着不少红色印记。枫树岭镇干部王永景说,当时上安村已经有种植经验,在品种选育、管理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帮助。枫树岭镇还聘请了上安村的“红高粱师傅”团队成员余章红当技术指导,也种出了亩产高达400公斤的高粱。

目前,大溪边乡红高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200多亩,枫树岭镇也有1600多亩,成为全省红高粱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块。如今的上安村成了浙江省红高粱共富产业培训基地。

面积扩大了、产量提高了,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又成了一个现实问题。

“双方可以互补,共同做好下游产业开发。”枫树岭镇党委副书记陈城介绍,镇里有3个酒厂,其中斥资800万元建的遂安烧酒业有限公司一年能消耗35万公斤高粱。产品除了线下供应外,在京东等线上电商平台也打开了销路。除此之外,还开发了高粱面等衍生产品。

徒弟往前走了,师傅怎么办?10月底,上安村参与了开化、淳安两地的政协民生议事堂,围绕深化“红高粱+”产业展开头脑风暴。“大溪边乡红高粱种植单位亩产高,枫树岭镇红高粱酒品牌知名度高,两地要深化合作,各扬所长,实现一体化发展。”开化县政协委员、大溪边乡红高粱产业负责人郑建平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我们还在考虑下一步吸收上安村入股我们公司,合资共建酒厂,做强品牌,共推高粱酒,提升附加值。”对于两地高粱产业的协同发展,陈城充满期待。

东西问

如何提升传统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只有传统的思路,没有传统的产品,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做好“+”的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衢州市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基础厚实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前景广阔。边际地区农村劳动力短缺,通过整合资源,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强化跨边际合作,在取长补短、共谋发展之策中体现农业产业新作为,这是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题中之义,也是边际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思路。

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作为种植高粱的先行者,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还示范带动了周边地区。枫树岭镇则凭借其在下游产品开发上的优势,实现了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提升。从某些层面上看,上安这个“师傅”已滞后于枫树岭这个“徒弟”。好在两地都已意识到了产业互补的意义,共同做大“红高粱+”这篇现代农业文章,值得期待。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