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是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每一次望远镜口径的增大,都会带来新的重大发现,推动原创物理理论和技术革命。
11月14日上午,重庆大学第二期“科学读书汇”学术沙龙在重庆大学A区举行,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作主讲嘉宾,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吴学兵作主持人。
与会嘉宾、师生代表在深入了解我国天文望远镜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中,深刻感悟前辈先贤勇担时代使命的科学家精神,获悉天文科技前沿动态。
据了解,崔向群一直从事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及新技术工作。早年先后在英国和德国工作,曾参加当时世界最大光学望远镜“甚大望远镜”VLT项目;回国后负责研制成功我国首创的、拥有多项国际前沿新技术的大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简称“LAMOST”),成就了我国天文光学的里程碑,为深入研究银河系、恒星物理和搜索类星体等特殊天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会上,崔向群以《中国天文观测设备(仪器)的发展和创新》为题,娓娓道来中国天文观测仪器研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终实现赶超国际水平的奋斗历程,以及我国天文光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性发展、天体物理研究人才的培养实践。
回顾中国天文光学的先驱和领军人物,无论是杨世杰在紫金山天文台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望远镜——13厘米施密特望远镜,还是1968年苏定强领导研制成中国第一台Lyot滤光器(双折射滤光器),亦或是中国独创的太阳磁场望远镜、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技术、六角形主动变形镜的发展历程,他们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凭借满腔报国志,一路闯一路创。
“追前贤,朴且坚。”崔向群建议,天文科普应该培养孩子们广泛学习“数理化天地生”各学科知识,激励他们热爱科学;希望青年人胸有壮志、肩有担当,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希望与会嘉宾共同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学生如何树立远大理想?中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天文兴趣?对于多学科交叉学习有何建议?重庆在逐梦“空天”过程中有哪些先天优势?……互动环节,面对众人的踊跃提问,崔向群耐心一一解答。她说:“兴趣是基础,成为一名合格的天文工作者必须打牢基础知识,不断克服困难,树立敢为必成的自信。愿更多学校重视天文科普、天文教育,从专业、系统角度助力天文人才培养。”
据悉,一直以来,重庆大学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同步发展,着力构建科普矩阵,积极开展有组织科普。学校依托全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了2个全国科普基地、6个市级科普基地;以院士和国家级人才为首席专家,成立了16支校级科普团队;与中国科技馆合作共建中国首家“科普创新实验室”,着力提升我国科普展品原创能力,探索前沿科技成果科普化的创新之路。
“科学读书汇”是重庆大学科学普及的重要品牌活动,为广大师生搭建起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交流平台,推送高品质科普作品,打造高品位科普活动,传播科学精神,活跃创新文化,推进科研育人。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卢义玉表示,“科学读书汇”坚持定向邀请某一学科领域顶尖专家作为主咖、主持和点评嘉宾,同时邀请科技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现场活动,近距离探讨和感知科技前沿,希望借此助力全校师生启迪智慧,开拓眼界,形成活跃、创新的学术氛围。
本次活动联合中国科学院“科学与中国”中西部行,由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重庆天文学会协办。(晏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