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雨花台商圈18楼一公寓门前,已有6名顾客在等待。这家刚开了一个半月的酒吧,在小红书上的宣传语是:南京第一家学术酒吧。
开门营业不到一小时,前厅空座已被顾客占满。有人在讨论最近在做的课题,纠结是否该继续读博;有人试图和陌生人搭话,用所在的大学作为自我介绍的开场白;有人刚从单位赶来,独自小酌,脸上残留着疲态。
主理人刘成在吧台调酒,不时到前厅调试设备。八点,音乐声渐渐消失,吧台旁、散座区、角落里的客人陆续转过了身,目光不约而同看向了前厅的大屏幕,主讲人拿着话筒……在这家市中心的学术酒吧,又一期分享讲座开始了。
“学术酒吧”走红,造就“爆款”话题
所谓“学术酒吧”,就是在酒吧举办学术交流和文化沙龙活动。今年下半年,随着这一话题的走红,南京、长沙、西安等多座城市追随北上广的脚步,掀起了“学术酒吧”的热潮。
用小红书搜索“学术酒吧”,出现7500+篇笔记,有的笔记评论达到1000+。
有人分享去学术酒吧的经历,吸引读者评论,“看上去很好玩”;也有人发文质疑:“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学术酒吧’这个词令人感到不适吗”,评论区有读者附议:“这么喜欢做PPT,建议天天开组会”。
浏览社交媒体上多家学术酒吧的主页,不难发现,它们当中有许多在话题爆火前,与一般的酒吧并无二致,随着话题热度的上升,这些酒吧选择重新调整定位。
“学术+酒吧”成为流量密码
刘成2021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工作,不到3年便离职,领取了公司的N+1补偿后,开始全职经营酒吧生意。
看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术酒吧”爆火,刘成也想打造一个能将科研人连接起来的酒吧,刘成认为,南京“双一流”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学术氛围”足够浓厚。于是,“串门homebar(酒吧)”应运而生。白天,这里是开放式自习室,夜幕降临,这里就成了学术酒吧。
刘成的串门酒吧
开张第一周,刘成想着怎样将酒吧宣传出去。除了对外称这里是“南京第一家专心‘做学术’的酒吧”外,还推出了全场酒水免单、零食畅享、发小红书享受更多优惠等活动。
9月17日那天,酒吧开启了第一场学术分享活动。当天台风过境南京,刘成担心没有人来,没想到还是吸引了近60人前来参加。
在酒吧办学术讲座,刘成不是南京第一人。今年7月,秦淮区的“大胖的社交小屋*民谣酒馆”(后文简称“大胖酒馆”)就举办了一次学术讲座:聊聊上市那些事儿,反响不错。此后,学术分享作为店内招牌活动,逐渐成为固定活动,酒馆小红书账号主页也加上了“南京学术酒吧”的标签。
“加‘学术’只是为了蹭热点”,谈及酒馆的“学术”定位,酒馆活动策划人墩墩笑着说,“现在学术酒吧是热点,你不发这个词,根本没人看。”
木云是一名宗教学博士,她曾在大胖酒馆的一期学术活动中担任主讲人,分享现代人如何感知“神圣”。在她看来,在酒吧里分享学术,并不是很新鲜的事。七年前,在北京的一家酒吧,木云就听过关于养生、心理学等知识分享讲座,当时并未给这类活动定名为“学术XX”。
木云认为,“学术酒吧”这一概念的出现,更利于此类文化分享形式的传播。在她看来,学术酒吧这一名称的特色,“就在于将‘学术’和‘酒吧’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拼凑在一起,产生了反差感。”
木云的讲座
要学术,更要交流
大胖酒馆的学术活动,由策划团队与酒馆合作完成。酒馆提供场地,团队负责落实,学术分享只是策划团队众多活动的一部分。
酒馆活动宣传单
每次分享会结束后,都会有自我介绍环节,在场的客人自愿起身向大家介绍自己,包括自己的院校、专业,还有在群聊里的昵称,以方便别人添加自己为好友。
刘成的酒吧开业一周后,推出了“论文换酒”的活动,即客人可以凭自己发表到核心期刊论文,享受折扣优惠。“我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做学术”,刘成略带严肃地说。
“我的想法是把大家链接起来,随着大家的粘性越来越强,就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商业性的盈利,并且是可持续的。”客人来这里喝酒,在微醺状态下互相交流,达到精神层面的共鸣,还能在写论文遇到瓶颈时,互相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是刘成的构想。
不出所料,刘成的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南京高校部分硕博生群体,光是微信和小红书上的群聊就有5个以上,每个群里的成员从200到400不等。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酒吧的经营模式也相应做出调整:每天晚上7点开门,客人消费入座,可以花49元单点一杯酒,也可选择99元和159元两种不同档次的畅饮套餐。学术分享每周1—2期,晚上7点到9点开讲,之后是桌游、狼人杀、麻将等休闲娱乐时间。
与以往酒吧不同的是,学术酒吧试图在酒水消费的场景里,将参与者细化为青年知识群体。但酒吧举行学术分享的出发点仍是社交,即为这一群体提供相互交流的线下场所,这与传统酒吧的功能类似。
酒吧里讨论的“学术”
PPT+主讲人输出+观众互动,这是市面上大多学术酒吧常见的分享形式。
沈天宇在大胖酒馆负责学术分享,他是一位导演,平日里朋友都叫他“沈导”。虽然毕业于物理学专业,但热爱文学和哲学。他发现网络上一些介绍名著的短视频,存在许多错误解读,导致观众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他希望以分享会的形式,进行纠偏与澄清。
随着活动的展开,学术分享逐渐拓宽到“信息差分享”,即不同行业的小伙伴围坐在一起,由主讲人分享自己熟悉领域的见闻,让更多人去接触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看到自己未看过的世界一角。
小龟是地理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前不久结束了在高加索山脉的旅行,应朋友邀请,分享了旅行见闻——《地毯、红酒与芭蕾:漫步外高加索三国》。“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外高加索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地方,这里风景好,文化也十分有意思。”小龟说。
小龟的分享会
小龟认为,“学术”二字放在酒馆并不是特别准确,这里并没有专业和学历的门槛,而且“学术”二字容易产生距离感,无形中拒绝了部分顾客的走近。“分享会加上‘学术’二字,会让部分人觉得这场分享是‘卡学历’的,这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导。”
为了尽可能让更多顾客听懂,分享前,策划方会要求主讲人尽量规避专业化的学术用语,或是事先普及背景知识,用通俗语言对专业用语进行解释。在主题选择上,也更倾向于人文社科这类对大多数人而言壁垒较少、吸引力更强的学科。
8月31日,大胖酒馆举办了一场哲学分享《维特根斯坦“语言塑造思想的边界”到底在说什么?》。主讲人没有过多分析这位哲学家的思想,而是以此作为引子,分享语言是如何诞生的、人们如何习得语言等更为通俗化的话题。
在酒吧里举办学术分享活动,主办方会提供白开水和可乐。听众可以买酒,但工作人员往往会再三确认“真的要喝吗”。主理人表示,选择在白天进行分享活动,是希望听众能在清醒的状态聆听主讲人的叙述,不鼓励客人酒水消费。
在酒吧做学术,能做多久?
小绿是某211高校理工科在读博士,是串门酒吧的一名顾客。她在串门酒吧听过一次学术讲座后,这次她又带朋友来了。不过令她遗憾的是,“我们是在预告的时间内来的,但来的时候讲座已经结束了。”
串门酒吧10月26日举办的分享活动主题是“如何寻找满分爱人”,讲座的PPT有6张,前4张是向观众提问,在不到一小时的活动中,话筒全程在主讲人与不同观众手中切换。到第5张PPT,主讲人念出从名著上截取的一段话;然后,她划到最后一页:“感谢倾听”,并附带主讲人所在的心理机构的二维码。
串门酒吧营业第二周开始收费,在商学院读博的可欣就再也没有去了,“价格不太适合我这种不喝酒的。”她坦言。
刘成清楚,既然有很多顾客是跟风来的,自然也会随风而去,他不知道这个热度会持续多久,“目前能收支平衡,走一步看一步吧”,他望向吧台上的一叠文稿,那是酒吧刚开业不久新华日报对他们的报道,被他打印出来用于宣传。
新华日报的报道
年轻人对线下交流场所的需求,对知识的好奇与向往,这也许是学术酒吧“走红”的原因。然而待流量冷却,学术酒吧的“学术”能否留住顾客,持久发展下去,才是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