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境界

中国经济时报 2024-11-16 22:32:47

在“两个结合”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互联网+”条件下充分占领网络育人空间,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来引领“互联网+”教育的智能融合。

中时荐书

吴学凡刘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9日至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境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好“互联网+”技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数字思政建设,以数字化赋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既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

正是基于对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前瞻性认识,郭跃军教授等著述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专著。

当今社会,随着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发展机遇。为此,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顺应新兴科技发展趋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借鉴其他行业采用“互联网+”的嫁接模式,不仅能够拓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教育方式和实践路径,而且能够取得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率、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教学形式和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实际效果。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创新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时俱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通篇研读郭跃军教授等的著作,我们得到诸多启迪。

首先,“互联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向数字化这一重大时代背景的范式转型与全面应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要过。”互联网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更是国际竞争的新高地。在新征程上,如何更好过关?如何更好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仍需紧紧扭住互联网这个关键。值得关注的是,该书不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简单增补,也不是单纯方法的改进,而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在运行适应“互联网+”时空境遇的转型升级。其研究对象是数字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是对数字社会思想与行为引导规范进行的学理阐释、理论表达和实践创新,从价值、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生态构建和体系创新,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和受教育者要把握“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变”与“不变”。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当前,在“互联网+”条件下,新媒体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性影响越发明显,信息网络正成为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途径面临的挑战,传统空洞说教和强制性灌输往往导致公众的距离感。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普通大众的生活,使其成为人们愿意学习和信仰的思想,是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理论的固化和传播途径的单一化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传播方式的创新。针对这一复杂而具体的挑战,提出“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念,将新兴的“互联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再次,适应育人价值诉求,要利用现代科技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立体化循环系统。该书突破时空局限,实现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与转型。在个体价值层面,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构建新型主客体交互关系,以互动性、参与性的数字手段来调动人的内在精神动力,在“互联网+”条件下挖掘人格潜能,助力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在社会价值层面,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现实需要,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领塑造“互联网+”空间的主流价值,凝聚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大局的网络共识。同时,加强“互联网+”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传播,形塑政治信仰与身份认同,活化文化资源,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空间。显然,构建“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立体化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育人价值。鉴于此,具体要求是,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独特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教育宣传,通过移动互联网助力抢占话语权,推动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内容实时更新。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大数据与融媒体的有效赋能,建设高精尖的数字化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一个全时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课内圈循环,基于“互联网+”“大课堂”“大平台”和“大师资”的大思政中圈循环,以及结合真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的网络育人外圈循环的循环式发展系统,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全息育人的目标。

总之,在“互联网+”条件下,新兴技术催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智慧嬗变。在“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互联网+”条件下充分占领网络育人空间,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来引领“互联网+”教育的智能融合。在这一方面,郭跃军教授等所著的《“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不仅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而且为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启迪与思考。

(吴学凡单位,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刘慧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0 阅读:2

中国经济时报

简介: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经济时报创刊于199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