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疑邻偷斧”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在古时候,有一个人把自己的斧子弄丢了。
他怎么找,都找不到斧子,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于是暗中仔细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行举止,怎么看都像是那个偷斧子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他在自己的谷堆里面,找到了丢失的斧子,原来是他不小心落在那里,自己想不起来了。
当这个丢斧子的人,再去观察邻居的儿子时,怎么看都觉得邻居家的儿子,不是小偷。
上面的寓言故事,说的是人不注重事实根据,对别的人和事胡乱猜疑。寓言主人公,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斧子,但是没有证据,只是自己的胡乱猜测。
也许是这个人平时比较顽劣,行为不端,才会被怀疑。
可就算是一个人平时比较坏,那所有近期发生的坏事,都是他做的吗?如果丢的斧子,一直没有找回来,那个邻居家儿子,肯定会被当作偷斧子的贼。
但是事实恰好相反,就算平时里的“坏人”做的事情,可能会引起公愤,但是不一定所有的坏事都是他做的。
在古代,可能没有多少法律规范,甚至不需要证据,就能定别人的罪名以及生死。
所以现代社会就有了一套精密、博杂的规范体系,要避免这样事情发生。这个规则体系就是法律。并且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是很难掌握和理解现代法律的。
从表面上看,人们看到有些律师为“坏人”做辩护,就觉得律师是在为虎作伥,是为了钱,帮着坏人做事,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律师的职责之一,就是防止任何可能出现的司法程序的错误,最起码程序上是正义的。这和辩护对象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
就像那个邻居家的儿子,被怀疑偷斧子,如果主人真找不到斧子,那个人就可能真的被冤枉成小偷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关我什么事,我又没犯法。可如果真有一天,你被人冤枉成一个犯罪的人,那你就能真切体会到,律师为什么会替“坏人”辩护了。
上面说的原因,其实很浅显,这里还有很多的内容,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感谢关注,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