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档精品丨婺州鱼鳞珍档:让古代大数据“活”起来

钱江晚报 2024-11-19 10:34:18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滕一韬

说到鱼鳞图册,或许有人感到陌生。但其实,这几年热播的影视剧中不乏它的身影。

在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中,鱼鳞图册就成了牵引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词。主人公帅家默发现他见过的地契与实际田亩数不符,于是私闯架阁库(相当于现今的档案馆)查阅鱼鳞图册,整部剧的主线由此展开,显示了鱼鳞图册作为古代官方土地登记册籍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宋元以来田土丈量及鱼鳞图册攒造史上,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里是推行鱼鳞图册制度的典型地区,至今仍保存着1182册鱼鳞图册。2023年1月,金华市档案馆、兰溪市档案馆、安徽省休宁县档案馆联合申报的“鱼鳞图册”,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如今破圈出圈、走进大众视野,金华市档案馆与兰溪市档案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婺州鱼鳞图册为品牌建设,“唤醒”沉睡的古代档案,让凝聚古人智慧的大数据“富矿”成为连通古今、滋养社会的活力源泉。

晚清汤溪县塔石庄鱼鳞图册

古代地籍管理的最高水平

反映基层社会的百科全书

鱼鳞图册名字的由来,颇为贴切而生动。图册里所绘地块图形排列状若鱼鳞,因此也有着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丈量册等多种叫法。

鱼鳞图册相当于如今农民手上的“集体土地使用证”,古代则多了一重作用——官府征收皇粮国税的重要依据。

要知道,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农民、粮食、土地、赋税,都是关系国家统治与政府治理的核心问题。《明史·食货志》曾记载:“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管理地籍的鱼鳞册和管理户籍的黄册,构成了古代官府构建国家基层社会秩序的一经一纬。

在战争和时代的更迭中,绝大部分鱼鳞图册已不知所踪。所幸,金华市档案馆和兰溪市档案馆还分别留存有两大宗鱼鳞图册,一宗为编纂于晚清至民国年间的《汤溪县鱼鳞图册》,共436册;另一宗为清同治年间编造、民国时期补造的《兰溪县鱼鳞册》,共746册。

作为国内外现存最系统、最完整的鱼鳞图册档案,婺州鱼鳞图册集系统性、完整性、稀缺性、真实性、典型性、丰富性、多样性为一身。随意翻开一页,图册上不仅绘有土地的形状简图,还详细记录了地块字号、四至、亩数、等级、业主及居住地等信息,就连山川、河流、街巷、宗祠、寺庙等地理分布也能找到相应的记载。图册内数十万字的贴条,近百万字的批注,四百余种印章也成为了彼时鱼鳞图册攒造与使用记录频密的最好印证。

兰溪鱼鳞册局部

以清代同治年间兰溪鱼鳞册的一页为例,图片上部勾勒出土地的大致轮廓,“东西南北”标示出土地的四至方位,土地编码就像土地的“身份证号”,以《千字文》加流水数字的形式编排。下方左侧写着土地的边界,将这块土地精准定位,下方右侧写有土地所有者的名字和住址,最右边则写了土地面积和坐落名称。

再比如,汤溪县寺平庄鱼鳞图册的首页,珍字一号田土的业主戴宗碧,这一名字同时出现在许多田、地、山、塘等登记页上,足足有53处之多。攒造鱼鳞图册时,戴宗碧其实已去世四百多年,是庄里的“老祖宗”。这些土地属于戴氏家族的祖业,为戴氏家族的公共财产,所以按俗以祖宗名义登记,以示土地性质。

在图册里,除了记载在个人名下的土地之外,还有不少田地登记在冬至会、土地会、观音会等会社名下。会社名下的土地收入,除了缴纳必要的税赋外,在消解纠纷、救贫扶弱、维护地方稳定等公共事务也发挥了作用。

依托一整套十分周密而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鱼鳞图册无疑代表了当时地籍管理的最高水平,其对土地管理的精细程度远超同时期的西方世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创举。与此同时,册内还蕴含了土地产权制度、农田制度、灌溉水利、租佃关系、土地交易、赋役征收、宗族分布、环境变迁、宗教信仰、民间会社等诸多信息,堪称是了解基层社会的百科全书。

抢救保护与活化利用

让档案“活”起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批珍贵的档案处于‘沉睡’状态。”金华市档案馆二级巡视员陈艳艳介绍,2013年,金华市档案馆与浙江师范大学出土文献与汉字研究中心正式开启了相关的整理研究工作。

历经岁月变迁,70000多页汤溪鱼鳞图册、100000多页兰溪鱼鳞图册存在虫蛀鼠咬、纸张脆化发霉等诸多问题,需要逐页修复检阅。在国家档案局专项经费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至2020年,金华市档案馆对婺州鱼鳞图册实现了修裱、编目、定名、类聚、缀合、扫描,截至目前已抢救性修复婺州鱼鳞图册近17万页。

更好的保护,则是加强活化利用,让“深闺”中的档案鲜活“出圈”。2020年,金华市档案馆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鱼鳞图册展陈室,用形象逼真的表现形式将原本锁在库房的档案展现在市民眼中。两地档案馆还联合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团队持续发力,编研《汤溪鱼鳞图册研究》(10万字)、《兰溪鱼鳞图册整理与研究》(15万字)两册专著,出版彩色影印《汤溪鱼鳞图册合集》(共15册)、《兰溪鱼鳞图册合集》(共250册),数字化总数据超过240万个。

其中,超百人参与、历时9年完成的《兰溪鱼鳞图册合集》收录高清图片20.3万余幅,叙录149篇,先后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档案保护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不仅是我国地方档案文献整理的标志性成果,也填补了大宗鱼鳞图册出版的空白。2022年,部分图册还曾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中亮相展览。

根据鱼鳞图册上的详细记载,课题组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信息技术,复原了晚清兰溪县城坊和汤溪县寺平庄鱼鳞总图,并建立了历史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古城古村的保护性开发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为了让鱼鳞图册“开口说话”,激活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两地档案馆在开发数字资源、演绎档案故事上多重发力。“兰溪市档案馆鱼鳞图册专题展厅和鱼鳞图册研究中心很快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曾经装着鱼鳞图册在战火中辗转多地的旧箱子也会同步展出,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图册的珍贵。”兰溪市档案馆馆长祝勤介绍,目前馆内鱼鳞图册的数字化索引也在建设中。“以后只要搜索关键词,就能轻松查阅信息。”

针对鱼鳞图册的历史、保护、开发,金华市档案馆也创新了趣味短视频、科普直播等互联网+传播方式,实现文化的破圈传播,后续还会推出鱼鳞图册的专题纪录片,将档案故事讲好、演绎好。

金华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局局长,市档案馆馆长陈川表示,下一步,两地档案馆将积极联动,探索形成一套在浙江乃至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古代档案保护与活化利用模式,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金档”力量。

记者:滕一韬

0 阅读:4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