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共和党也将掌控国会参众两院。
这样的局面似乎有些“戏剧性”,但审慎观察共和党的这场大胜,背后既有美国政党交替的自然规律,也有着强烈的时代必然。
(一)
回顾大选历程,特朗普和哈里斯最关键的交锋发生在经济问题上。美联社的民调数据显示,7个摇摆州选民关注的首要议题是经济,关注度超过四成。
如今,民主党往往被视为“精英党派”,代表着高收入人群和精英资本阶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美国精英掌握了更多社会资源,“掏空”了中产阶级,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下层民众就业机会减少;叠加疫情影响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下层民众生活日益困顿,不满情绪不断累积。
共和党数据称,自拜登、哈里斯上台以来,美国物价上涨20%,信用卡利率达到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普通美国家庭的年收入实际上减少了8000多美元,美国正在经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通货膨胀”。大选正式投票当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民调显示,约四分之三的受访选民对美国的现状抱有负面看法,更有约三成受访者对现状感到愤怒。
对此,特朗普在竞选中打出“经济牌”,吸引被城市精英放弃和无视的草根选民。其承诺延续第一任期的大规模减税行动,刺激经济增长,为民众生活减负;承诺降低利率,并且生产更多石油,在执政一年内将美国国内汽油价格减半;承诺结束通货膨胀,让美国人重新负担得起生活开支……这一切,都让为生计犯愁的基层选民这次选择站在了共和党一边。
(二)
另一核心议题,则是移民问题。
拜登政府“宽松”的移民政策,计划为约50万名与美国公民结婚的非法移民提供合法身份,还计划允许这些移民申请工作许可和免于驱逐出境。非法入境美国的人数在拜登执政后创下了历史新高。在政府无力为中下层选民做大“蛋糕”的情况下,不断涌入的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分走了本来就少的机会和资源。
如何限制移民越来越成为很多美国选民的头号关切。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本次大选中超过十分之六的选民表示移民对他们的投票非常重要,比2020年竞选时上升了9个百分点。
特朗普在竞选中继续打出“移民牌”,将打击非法移民作为其竞选的中心主题。早在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就依靠在移民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获得了大批选民支持,建造边境墙成为他的标志性动作。此次大选中,特朗普承诺实施更为严格的边境措施,扭转拜登政府的移民政策,推动大规模驱逐出境,以及更严厉的庇护规定,回应了中下层白人选民的不安与焦虑。
(三)
当今世界,所有国家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局面,美国也无法置身事外。美国民众寻求改变,希望美国进行战略收缩,聚焦解决国内问题。
对外,大多数美国人反对国会向乌克兰提供额外资金支持,但事实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花费1080亿美元用于对乌克兰的军事、人道主义和经济援助。
对内,民众希望美国政府专注振兴美国经济,解决物价、通胀,以及就业问题。然而,民主党难以抛下“政治正确”的竞选策略,弱化了对解决贫富差距的关切。
特朗普则在竞选中大打“反建制牌”,回应选民寻求改变的不满情绪。对外,特朗普宣称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并批评了对乌克兰的巨额援助;对内,特朗普抓住民众对“政治正确”过度拓展的不满,继续将“反政治正确”作为共和党的主要竞选策略。
对官僚政府执政套路的反感,反建制主义的崛起,以及特朗普推翻“棋盘”,反对政治正确的口号,动员了大量对美国政治感到不满的选民。
(四)
美国党争的不断加剧,早已使美国民众深感疲惫。特朗普此次胜选,就是抓住了困顿中民众的不满情绪。
马克·吐温在一百多年前写过:“历史不会重复其自身,但押着相同的韵脚”。美国人上一次体验一场夹杂着中途换将、暗杀事件、对外政策抗议以及败者卷土重来的总统大选,还是在1968年。如今与彼时当然不完全相同,但对美国民众来说,他们在过去四年,的确体验了与20世纪60年代类似的动荡感:国内通胀高企,社会撕裂严重,族裔冲突激烈,美国“全球领导力”下滑……当动荡感渗入日常,人们本能地渴望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然而,他们真的能如愿吗?还是会迎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