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主论坛上,与会嘉宾热议人工智能

钱江晚报 2024-11-21 07:31:06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郑亚丽

去年,当ChatGPT出现以后,全世界都在关注人工智能要把人类文明引向何处。11月20日下午,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的主题词就是聚焦“人工智能”。

与会嘉宾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未知风险。一个可期的数字未来,需要促进以人为本、向善而行。

人工智能离不开人类创新

AlphaFold将蛋白质结构预测,从过去的几年缩短到几分钟,成功预测了地球上存在的2亿种蛋白质结构,背后的AI专家也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这不仅是AI的一次世界级认可,也证明了专业大模型路线的正确。

论坛上,这一故事被反复提起。故事的主角是AI。

“AI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互联网连接创造的价值。”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过去30年,互联网的主要价值是连接,以平台作为载体,连接了人、商品、信息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服务。未来30年,AI将会全面提升整个世界的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一系列生产力革命。

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则感慨:“我们已经身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术变革时刻。”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正以不设上限的创新力量,深层次融入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未来,智能医疗可以帮助医生精准诊断,智能教育可为每个学生配备数字教师,养老陪伴机器人可以将老人的起居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

无数的例子表明,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工具,更有潜力成为增进人类福祉的强大力量,成为能让全球数十亿人切实获益的科技手段,成为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技术推手。

新技术、新应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同时,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呼吁,也在论坛上被反复提及。

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高锐举例,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的同时,一个争议出现——在使用人工模型训练的时候,使用训练数据版权的问题。大量的数据背后都是作者、记者、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写作者等的辛勤劳作。应当补偿、支付版权所有者,还是应当让人工智能模型享受免费自助餐?

“几乎所有的机器创新,归根结底都依赖于人类创新,算法学习的数据代表着某种形式的人类活动,如果人类创新者得不到报酬,机器学习所需要的优质数据终将枯竭。”高锐表示,应当确立人类创新的首要地位,确保人类创新能够得到回馈,从而惠及并丰富人工智能创新成果。

构建一个普惠的数字世界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在此情况下,怎样才能保障新兴的人工智能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网络空间已成为新竞技场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实现普惠共享?

技术在不断迅猛发展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或跟上发展步伐?

论坛上,“非洲互联网之父”、加纳科网董事长尼·奎诺的接连三个“灵魂拷问”,让现场嘉宾陷入深思:当这些创新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人们又该如何不落一人,构建一个普惠的数字世界?

“AI对人的意义应该是正向的,与人的关系是协作,而不是要替代人淘汰人,所以大模型的第一个场景应该是科技平权下的人人普惠,人人智能,消除数字鸿沟。”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态度鲜明。在具体实践上,他们打造了AI搜索、AI办公,帮助亿万用户提高工作效率,解锁每个人的生产力。

在货拉拉创始人周胜馥眼里,答案是善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他提到,10年前,“互联网+物流”的新模式渐渐成型,货运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货拉拉正是在国家和时代赋予的机遇下诞生,逐步发展壮大。

如今,货拉拉在人、车、货、路4个物流的关键要素上,通过数字化改造,大大降低了车、货的匹配效率,降低了货车的空载时间、空等时间,为社会节约物流成本近百亿元。而在货拉拉平台上,超过1亿的货主可以用普惠的价格在10秒钟内叫到合适的货车,700万名司机也得到了就业机会。

尼·奎诺看到了三个潜在的人工智能鸿沟,并提出建议:首先是要提高技术能力、优化教育准备,从而避免产生鸿沟;用于训练人工智能的设备及基础设施的成本过高,会导致产生经济鸿沟;这些高能耗设备,使得个体用户难以独自维持其运行。

消弭数字鸿沟,需要社会合力。乌镇峰会期间,浙江电信发布“东数西算”工程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平台和息壤算力全国互联互通浙江先行者计划,通过夯实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社会组织也在积极采取行动,助力消弭数字鸿沟。比如论坛上正式启动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今后将充分发挥大会国际组织平台优势,聚焦数字经济关键领域,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能的专业人才,推动弥合数字鸿沟,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技术应具有社会责任感

今年,美国一位14岁的少年,在与聊天机器人进行长时间对话后,开枪自杀。

马来西亚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在演讲开始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通过故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技术应具有社会责任感,确保每一个技术决策都考虑到对社会、环境和伦理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普及,更多的是人类社会和道德价值的再审视。”张念群说,随着技术的迅速进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确保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福祉、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避免上述故事的悲剧。

在张念群看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不应只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事,它是全球共同的财富,跨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连接全球每一个个体和社会。要构建一个“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

上海合作组织正发挥这样的作用。多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将促进成员国数字合作、推动成员国数字转型作为最前沿的合作方向。

去年,他们还通过了《上合组织至2030年经济发展战略》,就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在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挖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合作潜力、营造开放等描绘了具体合作前景、规划了详实合作方案。

智能向善,更需要以人为本。在医疗健康领域,蚂蚁集团和浙江省卫健委推出了“安诊儿”,能够提供智能化的数字陪诊的服务,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家医院服务超过1000万人次的患者。

“AI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我们也需要承担它带来的责任,守护AI的安全,防范AI带来的风险。”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表示。推动AI向善而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治理。就企业来说,要恪守科技伦理,保护数据隐私,促进技术创新,他们也将这一套伦理规范嵌入到了蚂蚁科技研发和产品研发的全生命周期。

新技术带来的问题,往往需要用新的技术以及新的理念才能更有效地解决。井贤栋提到,他们的蚂蚁隐语云大模型密算平台,在大模型托管和大模型推理等环节实现数据高效的密态流转,让数据价值的挖掘更加安全,也更加合规。

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这是乌镇峰会留给大家的考题。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