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20日电(记者李爱平)初冬的武川,大青山北麓玄晖峻朗,金色的高山草甸雄浑巍峨。这是武川黄芪收获的季节,空气中不时透着国粹灵草的悠悠芳香。
近日,武川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北魏重镇、红色圣地隆重召开。
武川素有“正北芪之乡”美誉,是我国黄芪道地产区之一。近些年来,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的对口帮扶下,武川把中药材(蒙药材)产业振兴作为促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着力点,在科研、种植、趁鲜加工、饮片加工、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等产业链环节积极布局,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本次大会由武川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链接行业上中下游学术、企业资源全程支持。
大会以“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链协同与共赢发展”为主题,国内中药材(蒙药材)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武川县合作社及种植户代表近200人参会。
大会以主旨演讲、圆桌讨论、资源对接等形式,探讨交流中药材(蒙药材)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全力推动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交流合作与资源互享,更好形成政府、企业、院校、本地种植户的发展合力。
让我们一同走进大会现场,全景感受大会热烈的氛围,倾听与会嘉宾对于产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
武川县委常委、副县长牛元哲在致欢迎辞中讲到,中药材(蒙药材)产业是值得去做、值得去享受的事业,传统医药产业只有坚持“传承亦突破、创新亦守恒”,发挥政企研用合力,不急于求成,不断夯实种植、生产、加工的产业发展基础,才能行稳致远。
外籍院士韩佳彤院士在致辞中谈到,要发挥武川在呼包鄂经济圈中的区位优势,发挥道地药材的资源禀赋优势,注重人才培养,打牢产业发展的基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王志钢围绕中共中央支持脱贫地区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了政策解读。
内蒙古农业大学王俊杰教授以《内蒙古重点中蒙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谈到,有序开展道地药材品牌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在中药现代化、产业化的趋势下,要大力发展“三无一全”高标准种植,切实提高道地药材品质和品牌附加值。
原内蒙古医科大学那生桑教授以《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谈到,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蒙药饮片标准出台,蒙药相较于藏药、苗药等民族医药要进一步明确行业标准,提升产业化进程。
在主题为《民族医药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圆桌讨论中,内蒙古医科大学民族医药创新中心主任松林认为民族医药在发展上要多学科深度交叉,用客观数据验证和阐释民族医药疗效和作用机理;中国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中药健康部总经理崔旭盛认为民族医药产业链要在科技引领的基础上,朝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加工,品牌化提升方向发展;内蒙古中蒙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斯琴巴特尔认为加快院内制剂发展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制剂室建设,保留传统工艺、传统炮制技术;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东海认为民族医药需要跨领域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在主题为《药食同源产品赛道的新机遇、新发展》的圆桌讨论中,齐鲁工业大学夏涛教授谈到,药材在种植阶段要注意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药材品质。加工过程中要利用酶工程等现代工程手段,更好保留药材有效成分;内蒙古农业大学杨飞芸教授谈到药食同源产品生产全过程要强化行业标准执行,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固阳县种植户代表吴涛涛谈到,要通过开发高品质大健康产品,推动药材实现优质优价,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会议间隙,武川县乌兰牧骑带来浓郁民族风情的文艺表演。颁奖仪式上,多年来为了武川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合作伙伴、优秀种植户上台领奖。
内蒙古中蒙医药研究院单飞彪副研究员在题为《民族医药资源保护与评价》的主旨演讲中谈到,中药材(蒙药材)产业仍一定程度存在重产量轻质量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保护与发展道地优势品种,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切实提升药材品质。
15日下午,与会人员赴中央定点帮扶中药材加工生产企业实地调研中药材饮片加工及大健康产品开发情况。
全链推进展新局,风正扬帆正当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传统医药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武川县将以本次大会为新的契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推进产地仓、种质资源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以深加工为重点的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中药材(蒙药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