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余连祥汤爱芬
为了推动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影响世界的蚕丝绸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交流蚕丝绸文化方面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等经验,11月18日在安吉黄浦江源举办了蚕丝绸文化与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由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和《中国蚕业》杂志社联合主办、安吉黄浦江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办。
1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安吉黄浦江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周建伟主任对各位专家、学者相聚在黄浦江源,研讨蚕丝绸文化与教学表示热烈欢迎。安吉的植桑养蚕历史十分悠久。桑树嫁接是桑树栽培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争取桑叶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据南宋《陈旉农书》记载,这种嫁接技术,早在南宋初年已被江南蚕桑产区湖州安吉人熟练掌握。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之余能领略安吉的绿水青山,共享“两山”转化成果,并为黄浦江源打造长三角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进行文化赋能。
湖州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教育部蚕丝绸文化基地主任金佩华研究员代表主办方欢迎大家相聚研讨蚕丝绸文化与教学工作,特别感谢多位与会的蚕丝业界前辈。他介绍了基地自2020年9月获批以来的建设情况。基地与《中国蚕业》杂志社联合,每年主办一次蚕丝绸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一本《蚕丝绸文化研究》论文集。今年已是第四次了,在巩固蚕丝绸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基础上,开始联合长三角高校一起研究蚕丝绸文化的高等教学。安吉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引领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植桑养蚕既是一个生态产业,也是一个推动“两山”转化的富民产业。“东桑西移”实施以来,浙江的蚕桑产业不断下滑,而去年开始触底反弹。这要归功于巴贝集团旗下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工厂化养蚕,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蚕桑生产的高产稳产。我们要认真研究传统产业如何创新发展,坚持“立桑为本、多元发展”,引导蚕桑从一产走向六产,从遗产变成资产,使其重新焕发活力。
浙江大学原教务部部长楼程富教授介绍了长三角高校蚕丝绸文化教育联盟的筹备情况。联盟由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倡议,得到众多高校响应,为长三角高校自愿组成,非官方、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按照“协同创新、共建共享”原则,旨在高标准建设高校蚕丝绸文化一流课程,高水平培育高校蚕丝绸文化教学成果,高质量推动高校蚕丝绸文化教育。金佩华研究员和浙江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姚菊明教授为长三角高校蚕丝绸文化教育联盟揭牌,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和湖州学院等高校的代表一起上台见证。
江苏科技大学李奕仁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编著的《万里展画绢》。十年前编辑出版《神州丝路行》时,留存了不少资料;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图文资料,“十年磨一剑”,终于编辑出版了《万里展画绢》。两个书名合起来正好是一副对联。李老先生向蚕丝绸文化基地、湖州市图书馆、吴兴区图书馆、安吉黄浦江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蚕乐谷等单位赠送了图书《万里展画绢》。
蚕丝绸文化与教学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0多篇,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浙江省蚕丝绸学会、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绫绢研究所等多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文化机构,同时还有来自蚕丝绸文化非遗传承与保护一线的文旅专家等。
在蚕丝绸文化研讨环节,浙江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姚菊明教授作了专题报告《浙江省“丝绸”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通过对浙江省十大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概况的介绍,突显了丝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对浙江省丝绸产业历史与发展梳理,诠释了浙江丝绸产业对全国乃至全球的贡献;对浙江省丝绸产业面临挑战的分析,明确了浙江省丝绸业在全国东西分工空间格局中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浙江省人民政府今年专门出台了《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还制定了行动方案。浙江的丝绸人要与长三角的同行形成合力,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引领、外延拓展,攻克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重塑浙江丝绸经典产业的辉煌。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李建琴教授长期跟踪研究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她的报告有良好的数据支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了目前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态势,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浙江大学原农业部岗位科学家朱良均教授通过对桑蚕吐丝结茧的多图展示,形象生动地解读了“作茧自缚”和“丝方尽”的历史文化信息。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赵红娟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茅坤家族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搜集整理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报告引用了茅坤家族大量的蚕桑诗文,归纳出蚕桑之俗、蚕桑之苦和蚕桑之意。茅坤家族文学世界中的“田园”就是桑园,又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中国蚕业》主编沈兴家研究员指出,我国的蚕丝业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他从我国考古发现、古史书记载和国内外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角度,综述了家蚕的起源与驯化,表明家蚕起源于我国古野桑蚕;介绍了家蚕品种演化的3种主要学说:“一化性一中心”、“多化性多中心”和“混合化性驯化”,探讨了家蚕不同化性品种的演化过程。
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蚕丝绸文化基地常务副主任余连祥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我国蚕丝绸文化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情况。目前我国蚕丝绸文化方面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和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出来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和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也可算为广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项目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及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丝绸生产习俗其实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蚕桑丝织技艺的子项目,很好地支撑了总项目的建设。此外,还有一大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非遗的活态传承,需要给非遗传承人一个良好的平台。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实现蚕丝绸文化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次李子柒复出,还带着辑里湖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顾明琪一起走向了世界。这将是民间力量向世界讲好蚕丝绸文化的一个经典案例。
湖州师范学院彭泽洋博士从技术史视角,阐述了明清时期湖州蚕桑丝织技艺的发展历程,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厚的蚕丝绸文化积淀与技术的创新,形成了“湖桑遍天下”“湖丝甲天下”的良好局面。湖州师范学院刘树元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湖州本土作家蔡圣昌的长篇小说《湖丝栈》。作家睿智地将小说的时间和空间放在开埠后的上海,围绕湖州著名丝商沈铭钰、沈玥玥父子在众多洋人中间巧妙周旋,将民族工业规模做大,丝绸品牌做强,生丝产品顺利销往欧美等地,以丰厚的蚕丝绸文化来支撑小说的文学书写。
上海师范大学曹建南副教授留学日本多年。他将中国蚕马故事在日本的传播追溯到1698年林罗山译介的《马头娘》。日后衍化成日本民间故事,且将中国许婚型的叙事模式衍化为日本本土的恋爱型叙事模式。其原因跟当地人马共居的生活空间、女人照料马等习俗有关。
浙江理工大学汪阳子老师,为大家分享了该校蚕丝绸文化方面非遗调研团队的调研情况,又以都市青年喜爱的形式作了“活化”呈现。他们尝试以多元化的方式推动非遗保护,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德清县文旅集团朱炜将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结合起来,讲述德清两处地名与蚕丝绸文化的关系。阜溪街道龙胜村前埠有一个古地名“绞丝岭”,跟当地村民络丝织绢有关;龙胜村的龙山村,有古地名“筘营村”,今名扣行里。当年该村村民生产织绢用的竹筘,古村名由此而来。
湖州师范学院许巧枝博士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湖州方言调查。她以清朝咸丰年间湖州籍举人汪曰桢《湖蚕述》中的蚕桑词汇为切入点,将其与现代湖州方言中的蚕桑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近两百年来湖州方言蚕桑词汇的流变、路径及成因。近年来,伴随蚕丝绸文化的旅游开发,又新出现了“蚕花节”“鱼桑丰收节”等新词汇。
湖州市文史研究馆丁国强馆员聚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绸业大王”蔡声白。“海归”蔡声白跨界进入丝绸行业,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以其卓越的商业智慧、领导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引领美亚织绸厂从一个小厂发展成为民国时期的绸业巨头。他自觉地将对事业追求融入到中国现代化发展和整个社会变革的探索实践中,对民国绸业的繁荣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丝织工业的发展进程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湖州师范学院毛云岗教授多年从事太湖流域蚕桑音乐研究。他对蚕乡习俗《扫蚕花地》进行了个案研究。当地蚕农为了祈求蚕桑生产丰收,每逢春节、元宵、清明都要请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到自己家中的养蚕场所,表演“扫蚕花地”。他对民俗表演活动进行了蚕丝绸文化解码,进而评述其审美特性。
江苏科技大学许晏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缂丝的历史渊源、在宋代的繁荣发展以及织造方式、工艺特点。湖州师范学院何晓霞刺绣学院院长何晓霞基于珍藏的刺绣补子,集中探讨龙袍上绣制的“黼黻”纹饰。通过对其起源、象征意义、制作工艺以及在不同朝代龙袍上的演变进行分析,揭示“黼黻”纹饰在古代文化、政治和服饰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在蚕丝绸文化教学研讨环节,首先由楼程富教授介绍自己主持的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国蚕丝绸文化》建设情况。他说自己与蚕结缘50年,谋划要为当代大学生开一门蚕丝绸文化方面的公选课。为此,他还大量阅读了李奕仁、金佩华、赵丰等同行专家的研究成果,发动了7所高校、两个单位的28位老师参与建设这门课。这门课于2018年夏天上了“智慧树”教育平台,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多年运行下来,选课高校203所、选课学生44883人次,学生满意度较高。接下来准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为蚕丝绸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浙江理工大学娄琳教授从文化的温度、历史与内容的长度、交融与教室的宽度、内核与梦想的高度等方面介绍其主持的国家级一流课程《提花织物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结合,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的、社会急需的、训练有素的、高级创新型卓越人才。
江苏科技大学闻燕副教授,介绍为蚕桑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生物化学”,根植蚕桑沃土,努力让蚕丝绸文化与生物化学有机融合,探索出了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蚕丝绸文化基地副主任张新江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省一流课程《蚕丝绸工艺美术考察与实践》的建设情况,配套“四新教材”编写情况。乌镇浮澜桥书画院王恩轩院长认为湖州书画与绢帛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可融入蚕丝绸文化《绢本艺术》课程开发中去,可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使课程更具地域文化标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