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以“用”为导向,湖北农业生产步入智慧时代

第一财经 2024-11-21 17:06:26

“菱-菱-鱼”生态种养技术、家禽支原体病高效防控技术、优食味功能稻全产业链一体化技术、生鲜小龙虾智能物流关键技术、“西蓝薹”绿色高效生产技术……11月21日,15项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在2024年湖北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决赛同台竞技,经过“技术路演+推荐官农户视频展示”方式的激烈角逐,最终上述5项实用技术获得大赛一等奖。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入围决赛的15项技术成果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经济、农产品加工、疫病防控等多个领域,涉及生态种养、服务平台、智能物流等多个类别。参赛主体大多是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企业,产学研合作紧密,拥有专利授权、新品种权、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

湖北是家禽养殖大省,年出栏量6.17亿羽,位居全国第五,禽蛋出口量6.5万吨,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但一直以来,家禽支原体病一直困扰着家禽养殖户。家禽感染支原体病的感染率超过80%,死亡率达30~50%,导致产蛋率下降22%,受精率下降21%,健雏率下降19%。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宏羽益禽有限公司经过三年努力,研发出集“五检、二防、三替”于一体的高效支原体防控技术,使得种鸡一代次产蛋数增加10枚、受精率提升5%、孵化率提升2%、抗生素使用减少8.0元,种鸡每羽增加收益合计16.4元。南漳县清河区白鹤湖村村民说,以前没有支原体防控技术时,每年用于蛋鸡防控投入资金3万元,今年用了这项技术,不仅省下了防控投入,而且延长了蛋鸡生产周期,一批鸡4万只,比去年多赚了60万元。宏羽益禽公司介绍,企业现有13万套种鸡,年收益增加214万元;全国种鸡累计辐射890万套,增加效益1.45亿元;湖北全省蛋鸡累计辐射7800万羽,增加效益12.79亿元;累计培训农民38700余人次,全国辐射规模化种鸡场126个,带动养殖户8386户。

湖北也是全国小龙虾产业大省,潜江形成了集选育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小龙虾全产业链,全年小龙虾综合产值可达750亿元。但生鲜小龙虾一直存在运输存活率低、配送效率低等行业痛点,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为此研发了生鲜小龙虾智能物流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生鲜小龙虾分拣、包装、运输、品质监控、信息溯源和智能管控等,并搭建了集线上交易平台、线下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冷链仓储中心、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孵化培训中心为一体的智能物流平台,实现了生鲜小龙虾的高质高效物流运输。该技术带动潜江周边5个县2.7万农户同时段小龙虾成交均价高于周边2~3元/斤,虾农年增收达1.2万元以上;带动周边12个小龙虾交易网点的生鲜小龙虾死亡率降低到5%以下,主体流通效率提高10%以上,鲜活产品可追溯率95%以上,小龙虾物流中心商家年增收30万元以上。

依托长江边得天独厚的生态水域,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天井湖村的村民们代代种植菱角,但收入却差强人意。湖北天井湖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摸索出一种“两年种菱+一年养鱼”的创新型轮作模式,即前两年菱角收获后,根茎叶可作为果树的优质肥料,遗落的种子长出茎、叶可作第三年鱼的饵料,鱼的排泄物会转化为次年菱角生长所需的养料,形成池梗种树、池内种菱、菱叶喂鱼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菱鱼兼取。天井湖村村民张呈能说,2022年开始应用这项新技术,菱角亩产量从1500斤提升到2500斤,今年还增加了四五千元的养鱼收入。截至2023年,该技术已应用于湖北洪湖、广西钦北等6个省市,面积达3万亩以上,带动产业实现增收近2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金梅林认为,本次大赛遴选的技术项目突出了以“用”为导向,具有实用性高、可复制性强、推广性好的特点,将一项项“高大上”的技术转化到“接地气”的农业、农村发展中,将孕育在实验室的成果引到田间地头,真正促进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融合,这些技术在推广中实现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三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则表示,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帮助农民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价值,是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的“连通廊”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金钥匙”。

0 阅读:2

第一财经

简介:第一财经是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旗下的财经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