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基层防线,提升慢阻肺病诊疗能力——《湖南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解读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周倜通讯员张维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

今年9月,我国已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以此为遵循,省卫生健康委近日制定《湖南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提升慢阻肺患者早诊早治率和规范治疗率,降低死亡率和疾病负担。《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和2030年,全省35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病知晓率分别达到20%及以上和30%及以上。

那么,湖南将紧跟国家步伐推出哪些举措,又该如何做好?11月20日,相关业内人士对此予以解读。

缓解“呼吸之痛”,不让“小病拖成大病”

“今年9月我国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意味着,这种常见病与儿童预防接种、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项目一样,有政府兜底保障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蒋永亮告诉记者。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13.7%,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的“三高”特点。同时,在防治过程中,该病又面临“三低”困难:公众知晓率低、肺功能检测率低、基层规范治疗率低。

常年深耕呼吸内科领域,蒋永亮见过太多慢阻肺患者的痛苦——早期症状不明显,咳、喘、“透不过气”是常态,倘若一拖再拖得不到规范诊疗,将造成更坏的后果。

对标国家标准,《实施方案》明确,今后,我省35岁及以上居民若确诊为慢阻肺患者,所在辖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提供4次随访(其中不少于2次面对面随访),了解患者症状、用药情况和是否有急性加重等情况,为其提供1次健康检查。

此外,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提供1次肺功能检测,并将服务信息录入全省基层卫生信息系统3.0公卫子系统。

“如果发现患者病情加重,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应对,就必须依靠顺畅的转诊渠道。”蒋永亮介绍,根据《实施方案》,今后我省将建立全省慢阻肺患者分级诊疗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与流程,建立慢阻肺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并完善慢阻肺患者诊疗标准。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多措并举提升慢阻肺患者早诊早治率和规范治疗率,降低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他说。

打通“上下衔接”,关口要前移更要筑牢

11月20日,202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阻肺病管理能力师资培训班在长沙举办。此次培训由省卫生健康委主办、湖南省人民医院承办,吸引了全省144家医院共200余名师资骨干人员参与,另有16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系统线上参加。

“今天我们学习了统一的慢阻肺病诊断、治疗和管理技术规范,以及慢阻肺患者分级分层管理标准等,回去还要认真复盘,并学以致用……”听完多位专家对《实施方案》及相关标准的讲解,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朱运福受益匪浅。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我省将持续推动省、市、县三级业务指导医院开展专业技术指导,并定期举办全省慢阻肺病诊疗技术培训班,不断培养培训各级慢阻肺病健康管理业务骨干。

“基层医疗机构是慢阻肺病防治的第一阵线,在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筛查、戒烟干预、长期随访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蒋永亮认为,要想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必须做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方面工作。

具体来说,今后我省将大力加强省级指导医院对市(县)级指导医院的指导帮扶与培训,进而由市(县)级指导医院指导社区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而基层卫生机构将从“关口”做起,例如,从线上线下问卷相结合开始,加大网格化筛查,对问卷超过16分以上的潜在风险人员进一步做好肺功能检查,一旦确诊,须及时为其建档,并展开随访等后续工作。

“我们期待,逐步实现把小病、慢病、常见病诊疗留在基层的目标,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规范的医疗服务。”蒋永亮说。

到2025年和2030年,全省35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病知晓率分别达到20%及以上和30%及以上;肺功能检测率分别达到25%及以上和35%及以上;慢阻肺患者服务人群重度急性加重住院率下降,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是《实施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业内普遍表示,将严格对标对表,持续筑牢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共同探索符合我省基层特色的慢阻肺病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体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