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云南日报点赞昆明多方合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掌上春城讯11月22日,云南日报刊发题为《多方合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文章,聚焦昆明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点赞昆明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详情如下:

近年来,昆明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健全治理体系、建强治理队伍、创新治理模式等重点工作,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各区立足实际,汇聚多方力量,大力推动青年人才、巾帼力量、志愿者团队融入社区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引才育才留才解锁治理“青春密码”

今年以来,五华区深入实施“个十百千万”大学生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示范项目,积极探索青年发展与社区治理、基层建设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创新推出“青年人才五华体验行”“青年人才说”“青年夜校”等系列活动引才、育才、留才,为青年人才提供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学习基层经验、体验基层工作的平台,有效促进社区基层治理水平提升及大学生青年人才成长。

“今年4月,我积极响应五华区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团组织挂(兼)职锻炼的号召,成功通过了面试筛选,成为了威远街社区团支部兼职副书记。”云南大学研三在读学生李雅洁说,“这是我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责任与担当的开始。”

精心谋划校地合作新蓝图,五华区先后举办“青年人才五华体验行”系列活动4场,邀请400余名省内外大学生青年人才沉浸式感受基层、了解基层;启动实施“微光计划”,联动6所高校搭建大学生实践服务平台,选派96名在校大学生青年人才兼职社区团组织副书记。目前,该区累计吸引184名基层治理专干、98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选聘44名优秀青年人才担任社区“两委”班子成员。

着力建好人才帮带平台,五华区选聘157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先锋导师”,从健全管理体制、注重教育培养、畅通发展渠道等方面着力培育一支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优、服务本领强的社区基层治理人才队伍。

为不断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环境,五华区将青年人才服务嵌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文林社区试点开设“青年夜校”,提供职业技能类、语言学习类、艺术兴趣类、体育健康类、心理辅导类等一系列高质量的课程和培训。截至目前,共推出考编、茶艺、摄影等公益课程11期,吸引300余名青年人才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同时,该区畅通社区青年人才发展通道,加大从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发展党员、选拔人才的力度。目前,从社区基层治理专干转岗为社区工作者10人,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0人、公务员4人。

打造巾帼品牌美好生活扩容提质

近年来,盘龙区妇联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指导推动各级妇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家政服务进社区为切入点,推动资源融合、培训赋能、就业带动、服务到家同向发力,倾力打造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将妇联组织独特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2021年,盘龙区妇联在走访水源区家庭中发现,该区4个街道不同程度地存在村民健康意识不强、思想观念落后、居家和庭院环境脏乱等问题。为了让村民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综合素质,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盘龙区妇联起草制定了《盘龙区妇联“美丽家园”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方案》《盘龙区妇联2021—2022年“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方案》,积极发动金贝家政、阿惠家政、智丽培训学校以及明骊物业等企业招募志愿者,成立了4支“美丽庭院·家政”巾帼志愿服务队,共同实施“美丽家园城乡巾帼互助共建项目”。

4支家政巾帼志愿队以“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模式,在水源区4个街道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培训,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进行清洁打扫、收纳整理、居家布置、庭院美化、面点制作等家政及生活技能培训以及家庭教育、普法宣传和“巾帼大宣讲”活动,进一步深化拓展家政志愿服务内容,大力实施农村妇女赋能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巾帼力量。

“美丽家园城乡巾帼互助共建项目”的先行先试,为巾帼家政进社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为了更好地贴近民生、服务家庭,盘龙区妇联自2022年以来,陆续开展茶艺师、花艺师、养老护理员、收纳整理、新媒体运营等14场妇女就业创业定向订单式培训,培训妇女721人。同时,针对培训工种适时举办小型现场招聘会,实施家政进社区“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全链条服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巾帼家政企业还尝试在拓东街道、联盟街道、金辰街道和鼓楼街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娱乐交流、精神慰藉等服务。桃源社区作为巾帼家政进社区的省级试点,依托社区社会企业,成功引入多家龙头家政服务公司、专业养老机构、物业公司,积极探索“家政+”新路径,实现养老、就业多元融合,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截至目前,该社区已为80余个家庭提供服务,开展家政服务进社区公益活动28次、养老护理员培训5期,培训120余人次,帮助辖区30余名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加强志愿服务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近年来,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志愿服务模式,深入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群团组织等各方力量同频共振,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在滇池度假区的多个景区都能见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主动为游客提供游览讲解、问询引导、秩序维护、应急服务等志愿服务,还积极向游客宣传文明旅游和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广大游客维护景区环境、遵守景区秩序。滇池度假区以党的工作全覆盖、服务游客零距离、游客诉求全响应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建设“志愿者服务驿站”,将党建阵地前移到景区一线,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目前,云南民族村景区设有3个文化和旅游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点,海埂公园设有1个志愿咨询服务点,83名志愿者在服务中亮身份、领任务,累计服务游客5000余人次。

围绕“滇池青年先锋”志愿服务品牌打造计划,大观公园党委号召青年党员积极投入“点亮滇池绿美大观”志愿行动,组织20多名青年党员和职工志愿者积极参与抗旱保苗、护绿浇水、除草等工作。

“大爷,今天我们来给您测个血压血糖。”“大妈,我扶您去太阳下面坐坐。您如果头痛的话,多揉这几个穴位,能缓解一些。”在度假区大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家门口”服务模式。度假区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力量,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开展家庭照料、康复保健、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实践活动,让卧床、行动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户享受上门诊疗服务。日常生活中,志愿者们还会耐心地为听力不好的老年人进行药物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教会家属如何预防和护理褥疮等,将温暖和健康送到社区,让社区老人切实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健康幸福地安享晚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