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区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惰性淋巴瘤,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其原发部位较多、分型复杂、异质性高,导致诊断难度较大,处于“边缘”状态。记者了解到,11月23日,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边缘区淋巴瘤工作组在南京正式成立,国内50多家血液肿瘤和淋巴瘤中心加入工作组。作为中国首个边缘区淋巴瘤工作组,专家们将共同推进边缘区淋巴瘤领域的多学科合作,积极推动规范诊疗,探索边缘区淋巴瘤诊疗领域的前沿进展。
边缘区淋巴瘤(MZ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滤泡边缘区的B细胞恶性肿瘤疾病,主要亚型包括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EMZL)、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和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等。常常好发于胃、消化道、肺、口腔、眼、甲状腺、脾脏、淋巴结等部位。
“以往对于边缘区淋巴瘤我们认为大都发病于偏年纪大的人群,但是随着检测技术和临床检测方法的改进,越来越发现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中年人也逐渐进入到了易感人群,发病率、检出率越来越高。”中国边缘区淋巴瘤工作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范磊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从病因学上说,边缘区淋巴瘤与感染性因素、自身抗原的慢性刺激,以及一些物理化学的有害因素有关。
“边缘区淋巴瘤诊疗存在很大的未被满足需求,如免疫化疗治疗毒副反应高,晚期高肿瘤负荷患者预后差,以及针对性治疗选择有限等。”范磊教授表示,工作组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满足临床基本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会诊、专病门诊等多种举措尽快做出精准诊断,既不要过度治疗,也不能漏诊漏治。同时,依托工作组集体的智慧将积极推动新型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开展,促进前瞻性、探索性、创新性的研究,为边缘区淋巴瘤共识和指南的撰写提供更多循证医学的依据。
在中国边缘区淋巴瘤工作组组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看来,中国边缘区淋巴瘤工作组的成立将有利于搭建多学科专家定期沟通和探讨的平台,交流前沿成果,并积极探索高效低毒的靶向“无化疗”模式。“我们会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继续教育讲座,现场讲座并讨论等多种形式普及边缘区淋巴瘤最新的诊断治疗知识,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水平。”
范磊教授坦言,对于边缘区淋巴瘤而言,传统的免疫化疗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副作用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治疗花费高昂导致病人难以获得特别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创新疗法和靶向药物陆续上市无疑为边缘区淋巴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特别是BTK抑制剂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也让这个领域成为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比如说BTK抑制剂奥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就能产生非常不错的临床疗效。总缓解率(ORR)达到100%,安全性良好。”专家解释道。
记者了解到,奥布替尼是目前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边缘区淋巴瘤适应证的BTK抑制剂,已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获2024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I级推荐。“粗略地估算,奥布替尼进入医保报销范畴以后大约能够节约70%~80%的治疗费用。也就是说,病人在获得可观的临床疗效且相关副作用较小的前提下,治疗的负担会大大下降而新药可及性会大大提高,从而给病人带来疗效和生存方面的改善。”范磊教授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吕彦霖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