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周恩来发“绝杀令”,派贴身警卫赴山东,刺杀一名中共叛徒

人间档案历史侃 2024-05-29 17:22:39

1929年8月16日下午,青岛中山路上游客如织。

正是这个看似宁静的盛夏午后,在家喻户晓的著名鞋店“盛锡福”门口,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枪杀案。

清脆的枪声响彻了整条中山路,3颗复仇的子弹在一刹那呼啸而过,带走了一个罪恶的灵魂,也留下了一个跌宕起伏的锄奸故事。

几天后,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上海《申报》报道了这起案件:“共产党员王复元于16日下午6时25分左右,在青岛中山路被人暗杀,中三枪,当即殒命,凶手逃走。”

中弹身亡的王复元,是我党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叛徒,他的死堪称大快人心。

而亲手杀死他的英雄,却从此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

01 首个被开除党籍的人

王复元是中共早期党员。

1926年10月,他成为组织上在青岛的主要负责人。

年轻的王复元掌权后,春风得意,前途无量。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人性中贪婪的劣根性开始逐渐暴露。

当时革命形势极其艰巨,国民党反动派大搞“白色恐怖”,四处迫害革命志士。

王复元不安于艰苦奋斗,更加畏惧牺牲,逐渐忘却了初心和使命,贪图享乐,慢慢走上了贪污腐败的不归路。

中共山东党组织成立早期,活动经费大多数来自中央的拨款。

1927年4月,王复元去武汉出席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

会议结束后,党中央交给他1000大洋的活动经费,让他带回山东。

当时1块大洋能买1袋洋面粉,1000块大洋可不是个小数目。

万万没想到,王复元根本没将这笔钱用在正途上,反而挥霍公款,出入高档餐馆、妓院,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当其他同志问起经费的时候,王复元就恬不知耻地撒谎说:“钱在路上被人偷走了。”

因为他是当地党组织的负责人,所以大家也就被糊弄过去了。

可是王复元从中尝到了甜头。

一年后,他找到“集成石印书局”的负责人,谎称要去上海党中央,并编造了一个军委准备买枪弹的故事,提出要2000元经费。

“集成石印书局”担负着为党组织筹款的义务。

书局负责人信以为真,赶紧东拼西凑了2000元给他。

可是王复元拿了钱以后,不仅跑去上海滩吃喝玩乐,还公然和别人做起了生意。

结果他压根不是做生意的料,赔了个底朝天。

不久之后,书局负责人向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汇报工作的时候,提到了王复元索要2000元经费的事情。

邓恩铭觉得很奇怪,军委需要钱买枪弹,自己怎么不知道?

他立刻亲自去上海与党中央核实,这才戳破了王复元的谎言。

1928年,我党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无论在人力、财力上都捉襟见肘。

可是王复元身为青岛负责人,却肆无忌惮贪污金额如此巨大的公款,性质过于恶劣,实在无法容忍。

邓恩铭一边派人寻找王复元,一边抓紧将此事报告了党中央。

王复元得知罪行暴露后,非但不忏悔,还东躲西藏,不愿再见山东省委派来的同志。

在此情况下,省委研究决定将他开除党籍。

就这样,王复元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贪污被开除党籍的党员,真正做到了“遗臭万年”。

02 出师未捷身陷囹圄

1928年11月,怀恨在心的王复元,一怒之下居然投降了敌人。

在他的策动下,其兄王用章也很快叛变投敌。

“二王”兄弟对山东党组织的家底摸得门儿清,王复元还担任了“捕共队长”一职。

此人心胸狭窄,为了报复带领敌人四处抓捕共产党员,丧心病狂地迫害革命同志,给山东党组织造成了严重损失。

1929年1月19日,王复元带领敌人秘密抓捕了邓恩铭、何志深等17名同志。

山东省委不得不多次转移,才艰辛地保存下来。

远在上海的周恩来早就知道王复元被开除党籍的事情,但没想到他会展开如此疯狂的报复。

他思忖很久,最后斩钉截铁下了决定——中央特科派出人员赴山东,铲除叛徒。

负责这项任务的,是特科骨干张英。

张英是山东潍坊人,曾在苏联接受过严格的特工人员训练,身手矫健,枪法极准,素有“神枪手”之称,也是周恩来身边最得力的警卫。

他不仅政治上可靠,办事果断,又会说山东方言,是执行任务的最佳人选。

张英临危受命,当即表示:“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1929年3月,他与助手王昭功从上海乘船抵达青岛,打探王复元的踪迹。

可惜的是,王昭功不久之后在济南被捕。

无奈之下,张英只好单枪匹马,奔赴济南。

当时的济南由还处在日军控制下,管制极严,无眷属的单身青年很容易引起怀疑,而且连房子都租不到。

所以,青岛市委为了掩护张英,特地派了一个名叫傅桂兰的女同志,与他假扮夫妻,共同赴济。

他们一起从青岛乘车出发,来到济南,住在悦来客栈。

王复元自知作恶多端,手上沾满了鲜血。

他终日惶恐,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而且行踪诡秘,轻易不会出门露面。

但尽管如此,除叛侦察工作还是有了很大进展。

张英找到了王复元的住处,也大致摸清了“二王”的活动规律。

然而还没来得及等他出手,这次行动就因为泄密功亏一篑。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一封密信上。

原来,王复元之前带人冲进山东省委机关秘书处,到处抓人。

省委秘书张子英为了守住组织的秘密,将所有文件烧毁。自可惜文件还未烧尽,特务就破门而入。

在这些文件中,恰好有一封信是张英写给山东省委的,里面提到了锄奸之事。

就这样,王复元顺藤摸瓜,找到悦来客栈,逮捕了张英与傅桂兰。

03 侥幸逃出虎口

张英和傅桂兰被捕后,关押在三元宫看守所。

国民党济南市党部头子黄禧堂亲自审讯张英。

一开始,他妄想以金钱、美女和升官来劝降,但张英只是一笑置之。

黄禧堂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吩咐打手们急败坏:“给他加刑,给他加刑。”

当天,张英就被压了3次杠子,打了上百次皮鞭。

他被打得昏死过去,然而始终咬紧牙关,一言不发。

敌人眼见从他口中套不出什么话来,就开始打傅桂兰的主意。

傅桂兰也被打得皮开肉绽,但她坚定不屈,一口咬定张英是自己的丈夫。

到最后,特务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把两个人都扔回了牢房。

昏死过去的张英醒来后,用力睁开眼睛,看着奄奄一息的桂兰。

这个柔弱又坚韧的女孩,为了配合他完成任务,义无反顾,深入虎穴。如今他们落入敌手,生死难料,张英的内心涌起了深深的内疚。

他觉得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还连累了一个纯朴的姑娘,实在是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周恩来的重托。

关在三元宫看守所的那些日子,张英受尽酷刑,换成一般人,恐怕早就小命难保了。

好在张英是条硬汉子,自幼练得一身武功,硬是挨了过来。

他沉思再三,不甘心就这样死在狱中,决心尽快逃出虎口。

一天半夜,张英大喊要上厕所。

看守极不耐烦地谩骂:“烦不烦啊,自己滚过去。”

张英故意连声道谢,爬着进了厕所,看守背着枪在外面等候。他靠藏在鞋底的一根铁丝,打开镣铐,翻过厕所外的围墙,逃之夭夭。

看守等了好久都没见人出来,进去一看张英早就不见踪影,这才梦醒如初,慌忙鸣笛报警。

国民党特务如临大敌,带着警犬上阵,分头追捕,又下令封锁了所有的车站和重要路口。可是一直到天亮,也没看到张英的影子。

此时的张英,早就溜回了青岛。

然而关在狱中的傅桂兰,就没这么幸运了。

她伤势过重,撒手人寰,在绝望和悲痛之中,走完了十九年的短暂人生。

傅桂兰的死,成了张英心中抹不去的伤痛,也让他下定决定,总有一天要手刃王复元,报仇雪恨。

张英脱险回到青岛后,先找到了市委书记王景瑞。

两人重逢,悲喜交集,忍不住抱头痛哭。

喜的是张英福大命大、死里逃生,悲的是傅桂兰年纪轻轻,就牺牲在了黑暗的牢房之中。

王景瑞见张英遍体鳞伤,就让他先藏在自己家里休养。彼时,由于青岛特务猖狂,市委准备送张英回上海。

可是他坚决不肯。

王复元一日不死,他绝不会走出山东。

同志们见张英如此坚决,也就不再勉强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复仇的机会就到了。

04 叛徒的结局

1929年8月16日,张英收到一条可靠情报:王复元准备去济南开会,他在青岛中山路“新盛泰”鞋店订做了一双高档皮鞋,估计开会前会去取鞋。

“头顶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青岛人心中,这就是那个年代最时尚、最潮流的打扮了。

而这句顺口溜中的“脚踏新盛泰”,指的就是老店“新盛泰”的皮鞋。

王复元为人爱好奢华,穿戴都是名品。他也许想不到,自己光鲜亮丽了大半辈子,最终会死于虚荣和贪婪。

张英收到情报后,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完成锄奸任务,让叛徒从这个世界上就此消失。

青岛市委为了协助他,安排了一位名叫王科仁的同志协助。

王科仁长得瘦小,相貌平平,之前在特务那里没有“案底”,不易引起敌人警惕,是“进入现场”的最佳人选。

而张英身形高大,又是“神枪手”,不适合在人前抛头露面,被安排在附近做“兜底”工作。

8月16日下午6点,夕阳西下,一缕残阳挂在空中,似乎预示着即将发生的血腥事件。

中山路新盛泰对面,张英等得心急火燎。眼看已经日薄西山,王复元迟迟没有现身。难道这只老狐狸又临时改变主意了?

就在张英焦灼不安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逐渐走近了鞋店。

来人正是王复元。

他并没有直接走到新盛泰门口,而是在一面橱窗面前停下来,通过玻璃小心翼翼打量了周围的环境,确认没有什么危险之后,才快步走进新盛泰。

这时,店里没有多少顾客,王复元一边让伙计给自己试皮鞋,一边看着门口。

一个身穿丝绸短衫,手持折扇的公子哥儿走了进来。

这人正是王科仁。但是他没看王复元,而是径直到柜台前问起价格来。

王复元盯了他好一会儿,见他像是个寻常顾客,也就没放在心上。

买好鞋子以后,他拿起捆好的盒子,转身向门口走去。

就在此时,王科仁果断拔枪射击,“砰”的一声,子弹正中王复元的后背。

他身体摇晃了一下,应声栽倒在地。

为防止王复元装死,王科仁又上前补了两枪。

一瞬间,中山路上乱作一团。

藏在人群中的张英为了掩护王科仁,掏出手枪对天连放两枪。

人群四处逃散,一片混乱中,张英和王科仁乘机逃之大吉。

在青岛繁华闹市的中心,两手沾满鲜血的大叛徒王复元突然被击毙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人心大快!

张英、王科仁除去了一大祸患,使处于困难中的山东党组织获得了整顿和发展的机会,受到了组织的表扬。

此后多年,处决大叛徒王复元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被多次改编成话剧、小说。

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纪实文学《伍豪之剑》,讲述的正是这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然而无论是张英还是王科仁,都没有等到最后的胜利。

1930年,王科仁在济南被捕,同年8月被国民党杀害。

1932年10月,张英在武汉遭到敌人逮捕,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0岁。

在这个激荡人心的锄奸故事中,两位英雄的悲壮结局,成了最大的遗憾。

更为遗憾的是,由于张英改过好几次名,一直没有找到其家属,导致张英的妻儿在贫困交集中离世。

直到1980年,潍县党史办在徐向前元帅的证明下,才知道特科的张英原名叫刘英,是潍县人。

关于张英的情况,这才真相大白,刘英被授予烈士,徐帅写了纪念碑题词:“赤胆忠心,刘英烈士千古。”

1 阅读:331

人间档案历史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