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安乡村“相亲”记七年乡村运营踏出共富路

中国新闻网 2024-11-24 20:12:22

中新网杭州11月24日电(曹丹)“乡村运营商与村委会的合作如同‘相亲’,彼此中意才能领‘结婚证’。”近日,浙江省旅游协会乡村文旅振兴分会会长、杭州市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陈伟洪在采访时介绍道。

走进临安,翠绿山川映入眼帘,溪水潺潺绕村流,一步一景,如画中游。面对这片绿水青山,如何将它们转化为金山银山,既展现自然美景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017年,临安启动村落景区的市场化运营,并开始招募乡村运营师。在这场“相亲”大会中,乡村运营师章小云与临安区清凉峰镇杨溪村成功牵手,并“携手”走过了稳健运营的7年时光。

双方携手将杨溪村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孝子祠,打造成为热门研学点,每年吸引超1.5万名学生前来体验忠孝文化,为村集体带来每年30万元以上的增收。这无疑是一个绿水青山成功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例证。

“临安乡村运营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作为浙江乡村运营观念的首创者,回顾过去7年,陈伟洪表示,乡村与运营商的“结合”,不是“拉郎配”,而是“自由恋爱”,并且是自由自愿地从“相亲”到“结亲”的过程。

在临安选拔运营商的“相亲”过程中,要成为一名临安的乡村运营师,并不容易。

基于临安在乡村运营中曾遇到的挑战——一些运营商只关注单体项目的盈利,忽略了村庄的整体效益,导致运营商与当地村民矛盾频发,临安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运营标准。

在正式运营之前,运营商需要与乡村相关部门及村民进行座谈,形成初步的运营和策划方案。这一方案还需经过专家组的审核,以评估运营商的运营能力。

一旦签约,运营商需与村委会共同组建运营公司。其中,村委会通常以资源入股的方式占股20%。日常的运营费用由运营商承担。这意味着,运营商在初入乡村时,需要“自带干粮”,依靠团队的智慧来激活村里的资源,并创造盈利点。

此外,临安还规定,签约后的两个月内将进行试运营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运营单位应对村落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至少走访50户村民并形成内容翔实的资源调查报告等7个方面。考核不合格的运营商将被淘汰……

“‘相亲’条件虽严苛,但选择留下来、能够留下来的一定是有情怀、有能力的乡村运营者。”陈伟洪介绍了章小云团队整村运营的故事。

2017年,临安招募乡村运营师时,章小云正经营着一家旅行社,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实地走访了临安的多个村落后,她凭借十多年深耕旅游行业的敏锐洞察力,一眼便看中了杨溪村的发展潜力。

“相对而言,将‘祠堂变学堂’,吸引学生家长来此体验‘忠孝’课程,是容易的。但我们的初衷是通过整村运营,培育村民自己的业态,为村子创造更多收益。”章小云说。

利用团队的商业运营经验和人脉资源,章小云成功召集了更多专业人士加入杨溪村的建设。通过资源调查与精心策划,团队围绕“忠孝文化、红色文化、国学文化”,开发出“开笔礼”和“拜师礼”等文创产品,策划了制作麻酥糖、编草鞋、书写一封家书、农耕运动会等体验活动,增设了小火车、土灶头、户外拓展等体验项目,并推出了“春田囍事”“稻田趣事”“年俗节”等主题节庆活动,成功将“半日游”升级为“多日游”乃至“多次游”。

如今,杨溪村已成为周边研学游的首选之地,村集体收入也呈现翻倍增长。

2021年,临安还出台中国首部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地方标准——临安《村庄经营(乡村运营)导则》。这既是一份对乡村运营的考核试卷,更像一份指导乡村运营的实用指南。

运营团队出智慧、村集体出资源、村民们出力,三方资源的调动激发了村庄的内生动力。如今,临安20多个村庄都引入了乡村运营师模式,每个村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运营团队的特长,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从初次“相亲”到成功“牵手”,陈伟洪表示,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培养的乡村运营师已成为连接外部商业资源与内部村委会的桥梁,构建起产业共创、市场共赢、经济共富的共生体系。这也正是临安探索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和有效路径。(完)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