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办领取失业保险,不看离职原因都可以领取。”通过开除员工骗取失业保险金,竟然成了一笔生意。近日,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一桩诈骗案,一起来看详情。
女子偶然发现“商机”
通过“开除”员工擦边赚钱
2022年1月的一天,侯某赋闲在家,在拿着手机刷视频时看到了一条“代办领取失业保险金,不看离职原因都可以领取”的广告。这则广告表示,不管什么原因离职,都可以想办法办理失业保险金。
侯某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于是想到了以前和自己有过业务往来的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实际经营人孔某。
经过交谈,孔某表示可以通过自己的公司进行“包装”操作:虚构该公司与客户的劳动合同,在短期缴纳保险后,通过开除方式解除与客户的劳动合同,为客户领取失业保险金。
■侯某负责介绍客户。
■孔某负责跟客户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保险,然后再解除劳动合同、申领失业保险等具体流程。
侯某开始通过发朋友圈等方式发布代办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广告。很快就有人联系她咨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事,这些人都是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
2023年10月,辽宁省审计厅在一次专项审计中发现,孔某名下的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同一时间段内存在多人短期缴纳保险后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经进一步仔细核查发现孔某作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实际经营者涉嫌犯罪。
为47人骗取失业保险金90余万元
二人终以诈骗罪负上刑责
2024年1月12日,辽宁省审计厅将相关线索移交给公安机关。4月10日,公安机关找到侯某和孔某,她们抱着侥幸的心理,互相推诿。
■侯某声称不知道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具体过程,因有人问她,她就把人介绍给了孔某。
■孔某则声称她的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一直都是正常经营的,人都是侯某找来的,她没主动找过人。
公安机关经调取她们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认定二人涉嫌诈骗罪。5月,公安机关将该案提请大东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经审查认定,孔某、侯某二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共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国家财物,为47人办理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业务,骗取失业保险金90余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8月6日,大东区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
办理案件过程中,检察官通过释法说理和政策教育,敦促侯某和孔某如实供述,主动退赃,二人均自愿认罪认罚。同时,检察官积极联系失业保险金申领人,劝说其返还领取的失业保险金。
截至开庭,已有25人退还骗领的失业保险金48万余元。目前,公安机关仍对其他未退还失业保险金的22人进行追缴。
失业保险金是国家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