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同事眼中的百岁叶嘉莹:持守弱德之美,她本身就是一部深厚的书

红星新闻 2024-11-25 15:01:09

11月24日晚,南开大学发布讣告: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回国任教四十余年,桃李满天下。得知叶嘉莹去世的消息后,她的学生、同事在各个渠道发文悼念,回忆自己与叶先生接触的点点滴滴。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叶嘉莹的学生、同事,了解他们眼中的“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讲座现场王俊峰摄影

逐篇审阅:

要言之有物、要有真情实感

11月24日傍晚,南开大学1982级中文系的刘学玲将叶嘉莹去世的消息发在了同级的校友群。她还在文学院群内分享了上午刚抄录的叶嘉莹的一首诗: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临歧一课浑难罢,直到深宵夜角吹。

▲学生为叶嘉莹绘制的肖像作者:王梦南开大学2001级东方艺术系

虽然早就知道叶嘉莹病情并不乐观,但听闻噩耗,刘学玲还是很悲痛。

2022年1月,刘学玲参与编写的《为有荷花唤我来——叶嘉莹在南开》出版,这本书是南开大学中文系1982级、1977级、1978级校友和叶先生助理秘书等人集体编成。在介绍中提到,本书“收录了文章43篇及百余张珍贵图片,首次披露了叶嘉莹在南开大学40多年诗教传薪的感人岁月”。

时光回到2019年10月19日上午,刘学玲和其他返校的近20位1982级同学来到叶嘉莹家中。这一级的学生在校时并未上过叶嘉莹的课,却都是她的忠实粉丝。这群多数未曾谋面的“弟子”向叶嘉莹汇报,他们准备做一本1982级中文系纪念图集,要把先生90岁高龄时站着给学生讲诵宋词的图片收录进去。叶嘉莹听后高兴地说:“你们出一本我在南开讲学的书给我吧。”

但出书的过程并不顺利。刘学玲说,他们给叶嘉莹的第一批文稿就“被批了”。叶嘉莹逐篇审阅,提出她的标准:“要言之有物,要有真情实感,要朴实无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刘学玲回忆,叶先生对文章中所引用诗词的错误给予了纠正,对有的诗句平仄不当给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对有的文章还作了批注。叶先生还为各章节题词,手写她自己的5首诗词。这种严谨和细心让刘学玲印象深刻,他们也在叶嘉莹的要求下更为严谨。他们曾经为了确定一张照片的拍摄年代多方核实,最终确认最初的时间标注有误,这种严谨也被叶嘉莹称赞。书成后,叶嘉莹还曾发视频表示感谢。

叶嘉莹曾表示,诗词不是她创作的工具,也不仅仅是她教研的对象,而是支撑自己走过苦难的力量。刘学玲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也影响着她的人生道路。刘学玲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些不顺,时常会觉得不开心、委屈,但自从接触叶嘉莹之后心情好了很多,不那么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特别受用叶先生这句话,从诗词中汲取力量,成为我走过苦难的力量。”

以学术为人生

将事业和人生合为一体

作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稼雨的研究方向是叙事文学,与研究诗词的叶嘉莹专业并不同轨,但宁稼雨依然觉得叶嘉莹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她学贯中西、中体西用的研究思路,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启发颇多。

“叶先生从西方回国,从小又受过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之后立足中国本土,用西方的学术方法、理念为中国的学术研究特别是诗词研究服务,这对我影响非常大。”宁稼雨说,自己这些年做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借用西方的一些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故事类型,提出了中国叙事文化学设想,就是受到了叶嘉莹的学术思想熏陶。“叶先生纵观东西方诗词领域研究之后,将西方合理的部分为我所用,为我们中国自己的诗词教学和研究来服务。这种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方式,已经成为当下我们比较认同的一种思想习惯,或者说逻辑范式。”

宁稼雨觉得,除了学术研究理念,叶嘉莹把学术事业作为生命的价值去实现,以学术为人生,将事业和人生合为一体的理念,也对自己影响深远。宁稼雨今年也已经70岁高龄,却一直没有放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表示,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坚持走学术道路,取得了比较多的学术成果,背后就有叶先生的影响。“心无旁骛,把学术、把自己的事业当成一种人生的道路、人生的过程去完成它。”

弱德之美:

持守自己的目的,不被外力干涉

叶嘉莹曾经创造过一个新的概念,叫“弱德之美”。在接受采访时,叶嘉莹解释:“弱德,是你持守住自己的目的、自己的行为,不被外力所干涉,要走自己的路,入世已拼愁似海。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

曾经采访过叶嘉莹、也听过无数次叶嘉莹讲座的南开大学1996级中文系学生汤哲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汤哲称,叶先生创造了一个概念,一种对中国从古至今的操守的界定,这不只是诗词的范畴,而是文化的贡献。“弱德不是弱者,而是在弱的形式下保持自己的目的,走自己的路,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我的心里,并且我在跟叶先生接触过程中也是这种感受。”

汤哲回忆,在接触叶嘉莹时,她的气场很强大,思想也十分敏锐。“她的灵魂是非常强大的,没有任何长吁短叹,她已经通过学问、修养、经历,把这种气质完全打通。我想学着去培养这种状态,但确实学不来,需要足够的阅历和学识才行。”

汤哲对叶嘉莹另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能在她身上感受到跨越年代、跨越时空的境界。汤哲称,叶先生的人生经历过很多坎坷、挫折,颠沛流离,她曾经在讲座中分享过她的家庭、爱情、子女和时代变迁,讲如何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往大处去想,把人生体验和诗词结合,对自己启发很大。“她本身就是一部深厚的书,让我领略到不一样的学问风格和魅力。很多人在所处的时空下会形成一种心境,但跳出这个时间、空间我们会看到更远的地方。有叶先生这样一个标杆在那里,很多事情都可以看透彻、看淡。”

汤哲采访叶嘉莹是在2004年,当年他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电台记者,去采访叶嘉莹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事。叶嘉莹在采访中,从跨文化的沟通和历史传承的角度来解读。她还提到,诗词的传播过程也是中国古代官话这种语言文化的传播过程。因为写诗填词就是在练字练意,绞尽脑汁去想哪个字哪个词是最好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带着文学的美感产生扩散效应。这个角度也让当时的汤哲记忆犹新。时隔二十年,当年的音频节目已经难以找到,让他感到十分遗憾。

红星新闻记者付垚刘亚洲

0 阅读:14

红星新闻

简介:深度、态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