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分期与精准治疗

主讲人: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李皖云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了解结直肠癌的不同分期病理表现,不仅是对抗这一疾病的基石,更是实现精准治疗、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1.什么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是指来源于结直肠上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发病具有一定地域特点,总体来说,城市高于农村,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通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往往起始于结肠或直肠内壁的息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息肉可能逐渐演变为癌症。早期结直肠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定期规范筛查对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划分结直肠癌分期?

结直肠癌的分期主要依据TNM系统,即肿瘤(T)、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这一系统为医生提供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T(Tumor)。该维度代表肿瘤原发灶的情况,根据肿瘤侵犯肠壁的深度进行划分。一般来说,T1意味着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为肿瘤侵犯肌层,T3为肿瘤穿透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则代表着肿瘤穿透腹膜脏层或直接侵犯其他器官/结构。

N(Node)。该维度代表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N0即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是指有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是指有4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M(Metastasis):该维度代表远处转移的情况。M0为无远处转移,M1为有远处转移。

3.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有何区别?

0期。即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肠道黏膜层内,未突破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这个时期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仅有轻微的腹胀或粪便隐血阳性。

I期。肿瘤侵犯至黏膜下层或肌层,但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部分患者可能仍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等。

II期。肿瘤已穿透肠壁肌层并侵入浆膜下层或周围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腹部不适感加重,可能出现间歇性腹痛、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少量便血等症状。

III期。此时期,肿瘤不仅穿透肠壁,还伴有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腹部可触及质地坚硬的肿瘤包块,会有明显压痛。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IV期(晚期)。肿瘤不仅局部浸润广泛,还发生远处转移,如肝、肺、骨等。除了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黄疸、头疼、头晕、呼吸困难、腹水、骨痛等转移灶相关症状。晚期患者常出现肠梗阻、肠出血或穿孔、化脓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4.如何进行精准治疗?

0期和I期。由于此阶段肿瘤局限且未发生转移,主要采取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切除肿瘤病灶。术后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化疗或放疗,以提高疗效。

II期。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根据病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辅助化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III期。采用肠管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根治性治疗;术后通常需要进行辅助化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对于无法直接手术的患者,可先进行化疗,降低肿瘤分期后再行手术。

IV期。此时期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如化疗、靶向治疗等。对于部分原发转移病灶可切除的患者,应尽可能先切除病灶,再配合综合疗法提高疗效。晚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的分期对于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分期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建议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人群。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诊疗理念的持续更新,相信未来结直肠癌的治疗会更加精准、高效,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