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袁和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11月26日
第09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特别强调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在此背景下,《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发布与实施正当其时。该方案重点关注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问题,提出了增强医学人文认知、提升医学人文认同和落实医学人文实践的行动内容。
强化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对于现代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培养科研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必须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才能培养一大批富有人文情怀和职业精神的医疗人才。而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关键在于培育路径的科学化与可行性,需要不断探索建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实施路径。
在意识和行动上帮助医学生将医学人文理念内化于心。首先是强化医学生的人文思想培育和职业伦理操守,通过一系列课程设计帮助医学生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内化于心,纳入自身态度体系和意识体系,成为指导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与临床践行中外化于行,实现“医术”与“医德”的融合。
医学院校应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在教学体系中强化和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华传统医德教育,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以传统文化激发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涵养;一方面,发挥校史、校情、名医名家先进事迹等的培育作用,讲好新时代传承白求恩精神、红医精神等感人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引导医学生树立人文情怀,培育更多心中有爱、医德高尚的新时代医学人才。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培育作用,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情怀,在“教学—科研—实践—实训”教育过程中全面强化医学人文思想的教育渗透和融入。
建构系统全面与切实可行的社会化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不仅限于院校教育,其教育主体还包含家庭和社会,应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体系框架,特别是调动各类社会育人资源。
首先要强化医学生的基层社会实践能力培育。让医学生在基层社区深刻了解医疗状况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培养医学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政治信念和伦理品质。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投入医疗基层开展临床实践,通过实施“丹心计划”,让优秀硕士毕业生赴基层实践后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学生的政治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人文视野及格局,取得了非常好的育人效果。
其次要发挥志愿服务的培育作用。常态化组织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让广大乡村、社区、企业、校园等都成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大课堂”,让医学生参与医学调研、社会实践、义诊服务等,在实践服务中增长本领、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提升学生医德修养和人文情怀。
第三要发挥社会先进典型和榜样的模范带动作用。医学生尚处于价值观需要构建、品格需要培育的关键阶段,身边榜样的影响对于其人文素养培育至关重要,让“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名医名家”等榜样力量走进医学生课堂,让“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等典型人物与医学生深入交流,通过树立行业精神榜样和价值标杆,坚定医学生的从医初心和为民使命,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