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尹路仓)近年来,马龙区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理念,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切入点,聚焦花卉、肉牛、水果、蔬菜等主导产业,以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强化科技支撑,着力夯实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基础。
马龙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绿色蔬菜、精品水果、特色花卉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全面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等工作,实行耕地分类管护,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建立健全农田建设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全面推进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电网林网配套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实际,制定耕地质量建设标准,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高机械化生产适应性,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和粮食应急基础设施建设。
马龙区全面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稳面积、优结构、提质量”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未利用地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措施,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马龙区着力加强耕地保护与建设,强化建设用地总量管控,完善建设用地总量考核制度。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建立统一融合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切实提高用途管制的信息管理水平。坚持保护优先、从严管控、补建结合、权责一致,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坚持农地农用,严防集体土地流转“非农化”,防止耕地过度“非粮化”,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准入标准,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健全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创新节地模式,推广节地技术。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连片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切实提升耕地质量。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预计到2025年,全区耕地保有量稳定在65万亩左右,建成高标准农田36万亩。
马龙区全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与省内外农业类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品种培育、装备研发、产品开发等关键环节技术攻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积极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依托良好的区位、气候等优势,着力打造“马龙苹果”“云岭牛”创新基地,加强“深沟鸡”等特色畜禽资源保护与利用。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数字化、智慧化农业,组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数字农业建设,完善重要农业资源数据库和台账,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智化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