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太原市教育局以集团化办学跑出“扩优提质”加速度

上游新闻 2024-11-26 19:25:36

太原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集团化办学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形成“4+”(名校+弱校、名校+普校、名校+新校、高校+本地校)和“三集群”(跨区域集群、跨学段集群、跨体制集群)办学模式,有力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

高站位推动

构筑全域集团化办学新样态

“一盘棋”统筹,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太原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突破行政层级、行政区域、学段限制,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统筹各类社会资源,打造办学模式4.0版。“一体化”推进,积极督促10县(市、区)推动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向全域化、深层次发展,指导协调市属优质高中与优质教育资源较少的古交、阳曲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全面提高县域高中办学质量。“一揽子”保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集团化办学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约70亿元,新建学校(校区)64所,新增优质学位116148个,覆盖46万余户家庭。

太原“清徐县徐沟中学+娄烦中学”合作办学

高效率落实

实施多模态提质增效新工程

实施“名校+弱校”促优增量工程,将名校优秀师资团队、先进办学理念、成熟教学模式、丰富校园文化建制移植到薄弱学校,提升弱校办学质量,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教育。国家级贫困县娄烦县地处偏远,因教育质量持续下滑导致生源外流。

2020年,在市教育局的协调帮助下,将清徐县徐沟中学的管理团队引入娄烦中学,将太原市实验小学的管理团队引入娄烦县君宇实验学校,办学成效显著,校园氛围、教学质量、社会声誉明显提升。实施“名校+普校”促优双赢工程,定期联合开展培训、讲座、教学观摩、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校际互动,在实现普校提高的同时,让名校教师价值感提升。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采取“学校联盟”“对口帮扶”等方式,推动城镇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

目前,太原市已建成18个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覆盖40所农村学校。实施“名校+新校”促优起点工程,让名校直接介入新建小区的配建学校,提前做好文化建设、课程设计等,使“新学校”建设之初就是“好学校”,并辐射带动区域内其他学校共同发展。实施“高校+本地校”促优全责工程,推进跨区域、跨层级的集团化办学,由县(市、区)政府为主导、教育行政部门对接,委托省属优质学校进行办学,由优质学校派出团队或赴优质学校跟岗委培等方式提升新校、弱校办学质量。

目前,全市集团化办园38所,中小学教育集团76个(集团化办学学生占比:小学42.2%,初中47.1%,高中37.5%);全市共有跨区域集团8个,覆盖学校(校区)21所;跨行政层级集团8个,覆盖学校(校区)19所;跨学段集团4个,覆盖学校(校区)20所。太原市教育局《集团化办学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小店区教体局《把好学校办到百姓家门口》两个案例入选全国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百佳案例。

太原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同心圆讲坛

高质量育人

激活全环境立德树人新生态

抓课程思政,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持续推进“时代新人”思政课改革,打造系列精品思政课,开展“时代新人”思政课展示活动。《区域推进“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的太原实践》入选“新时代十年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抓教学质量,采取专家进校指导、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初高中起始年级学业诊断、中考高考质量分析、教学管理骨干专业素质考评、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领导包联学校等方式,打出教育质量提升“组合拳”,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抓示范带动,通过“雁阵计划”“插秧计划”激发教师内驱力,促进卓越教师群体性生长。坚持典型引路,连续四年在教师节表彰“四有”好老师等优秀教师,形成狠抓育人质量的鲜明导向。

高标准评估

提升数字化评价改革新效能

完善评价体系,连续八年开展基本覆盖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质量监测,打通监测、评估、考核通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方案,修订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数据运用,搭建全市学生成长样态感知系统,积极探索增值性评价,市、县、校、班四级数据全覆盖,以动态视角追踪学生发展全过程,实现对学校、教师、学生点对点追踪反馈,以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倒逼”课程与教学改进,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集团成员校课程资源互补优势与集体智慧,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常态化集团联合教研,助力优质教育资源跨班级、跨年级、跨学科、跨时空共享共用。

文/李东臻

0 阅读:13
上游新闻

上游新闻

重庆第一都市新闻APP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