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生命体,那城市更新就是促进这个生命体新陈代谢的有效途径之一,老旧小区的“华丽转身”,让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
改造后的小广场成为文明巷小区居民散步的好去处。(建设中路社区供图)
洁净的外墙、精致的绿化、平整的沥青路面、有序停放的车辆……11月13日午后,走进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街道建设中路社区文明巷小区,环境整洁、氛围宁静。
说起小区过去的样子,居民打开了话匣子,几乎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配套设施老化给居民带来的种种不便可见一斑。
“头上都是电线、网线,把小区搞得像‘盘丝洞’一样,碰到下雨还有‘滋滋滋’的电流声,好危险。”
“各家的东西都乱堆在煤棚里,花坛里杂草丛生滋生蚊虫,夏天出门散步常常被蚊子咬得满身包。”
“有车都不想开,因为出去后再回来就没地方停车了。”
…………
文明巷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时间推移,当时的规划设计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路面坑洼、下水道堵塞、空中“飞线”杂乱等老旧小区的“通病”日益凸显。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优质居住环境的向往,2021年,六盘水市实施新型城镇化“三改”项目。同年4月9日,文明巷小区改造正式启动。
建设中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健锋介绍,通过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施工方将乱堆杂物的煤棚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80余个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疏通下水道的同时,又新建大型化粪池,彻底解决污水溢流;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摆脱小区“失管”尴尬。
“客厅非常窄,家里来客人都坐不下。不少居民希望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化解这一尴尬。”朱健锋说,通过协调,施工方还在小区建了一个“共享客厅”,居民们会客聊天不再尴尬。
改造完成后,“焕然一新”成为大家口中的高频词。“大家都希望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对改造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当年12月基本完成。”朱健锋说。
“以前这院子看着就闹心,我和老伴宁愿坐车去远处的湿地公园散完步再走回来。现在,小区绿化漂亮得很,到处都很干净,就像个小公园,散起步来很舒心。”王振仙老人在小区居住近30年,对这里的每一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老旧小区改造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文明巷小区焕发新气象是六盘水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为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六盘水市制定并印发《六盘水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市(特区、区)多次对辖区内城镇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排查,全市共排查并入库2005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460余个,涉及居民约6.6万户、楼栋数3600余栋,总建筑面积约625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已累计改造完工340余个小区,涉及5万余户。
值得一提的是,为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六盘水市建立多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推进改造。改造后的小区可通过居民自治、社区代管、物业管理等方式进行管理,有效提高小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