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11·27”。
阴雨绵绵,寄托生者无限哀思。傅显渝在已完稿的手绘连环画上又改了几笔。
他总盼望着能再完美一点——这是他呕心沥血之作,在心目中的分量远远超越以往任何一本获奖作品。
作为“11·27”大屠杀脱险志士傅伯雍的侄儿,这位年过七旬的重庆画家先后历时五年,亲手用画笔,全面、真实、完整地还原了伯父脱险经历以及300多位革命烈士慷慨就义的历史,绘成共计两百多页连环画。
每一页,都是他对先辈的敬意与追思。
傅显渝修改完稿的手绘连环画
“我伯父就是从这里逃出去的!”
因从事革命工作先后三次被国民党抓捕,被特务关押在歌乐山麓的渣滓洞集中营,九死一生从“11·27”大屠杀的枪林火海中逃了出来……说起伯父傅伯雍的经历,傅显渝充满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年轻时的傅伯雍
在傅显渝心目中,伯父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第一次见到伯父时,他才11岁。“他个子不高,与我心中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相差甚远。对人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
那次见面后,男孩在回老家垫江的轮船上,一口气读完了《红岩》——这也是他人生中认真读完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后来他跟同学们参观白公馆和渣滓洞,目睹了伯父与先烈们战斗过的地方,深受震撼。
他忍不住悄悄告诉身旁同学:“我伯父就是从这里逃出去的!”
在傅显渝看来,伯父的一生坎坷、曲折,脱险过程更是富有传奇色彩。“他的经历不仅可以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更是我们家族晚辈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他认为,几十年来,描写白公馆、渣滓洞监狱“11.27”大屠杀的文艺作品不少,但大多经过了艺术加工和改编,其中某些情节有所虚构,比如华蓥山游击队冲进渣滓洞监狱解救囚友,真实的情景其实更加悲壮、惨烈!
至今为止,完全真实、完整反映“11·27”大屠杀经过及少数难友脱险的作品还很少,就连许多重庆人对这场大屠杀的详细过程也是一知半解。
“我担心啊,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全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于是,作为一位自学绘画,有过《爷爷儿时的游戏》等多部作品的画家,在他近古稀之年时,决定将伯父这段经历用形象、生动的连环画呈现,让更多人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傅显渝看来,这是一段绝不能遗忘的历史!
多次前往渣滓洞真实还原历史
傅显渝也曾感到疑惑和好奇:渣滓洞监狱戒备森严,大屠杀时先是特务用机枪扫射,再入室补枪,最后又放火焚烧,伯父及其他难友是如何从枪林火海中跑出来的呢?在渣滓洞最后的夜晚,革命者们经历了什么?
傅显渝想真实还原那段历史
为真实还原历史画面,从2018年起,傅显渝多次前往白公馆、渣滓洞旧址,找解说员了解情况,拍摄了上千张照片。
他收集了大量伯父、父亲写的回忆文章及报刊、书籍资料,找到伯父、伯母年轻时的老照片,还从网上下载了拍摄于当年“11.27”之后不久及上世纪五十年代渣滓洞监狱场景的老照片。
2020年2月,在积累了大量素材、资料后,傅显渝开始编写连环画《冲出魔窟》文字脚本,前后经过一年半反复修改和补充,完成了90余幅。
与此同时,他还编写了另一部全景式描述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大屠杀的连环画《黎明前的大屠杀》,共100余幅。
傅显渝编写的连环画《黎明前的大屠杀》
在上百幅草图完成后,他又进行了第二、第三轮反复推敲和修改,然后将电脑中的草图打印出来,再用铅笔拷贝到素描纸上,最后再勾上墨线,才算完成最终稿。
为尽量还原历史及细节,傅显渝在创作中严格遵照史实,每一位革命者的相貌和神态,都尽量贴近真实,连渣滓洞监狱走廊上立栓的方圆都原貌重现。
难友牢房内夺枪中弹牺牲助傅伯雍逃生
在傅显渝的连环画中,生动再现了75年前,伯父傅伯雍脱险时的惊心动魄。
傅显渝在创作中
1949年11月27日晚,敌特开始对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进行转移,集中关在几间牢房里。突然,一群特务手持美式卡宾枪,站在牢房外开始疯狂扫射。
被关在七室的张学云一个箭步冲到牢房门口,一把将傅伯雍掀到牢门右侧的死角,然后从牢门侧面死死抓住伸进来的枪管,拼命往里拖。但因子弹匣过长,无法拉进来,他最终英勇倒在枪口下。
枪声一度停止,却又从后面的窗口响了起来,接着特务们开门补枪。幸运的是,傅伯雍被张学云推到死角后,难友们的鲜血喷洒在他身上,用身体压住了他。
傅显渝用连环画还原那段历史
傅伯雍只听见密集的子弹呼啸着飞过自己的头顶、耳边,幸未中弹。
远处传来轰隆隆的炮声,刽子手们心急如焚,只想着赶紧逃离,因此补枪时匆忙又草率。
大屠杀持续到黎明前夕,特务们在撤离前又点燃牢房,火光冲天。这时,满身血迹的傅伯雍从难友们的尸体中爬起来,用力拔出一根床架上的横杠,朝已着火的牢门猛砸,砸出一个缺口,冲了出去!
靠近八室牢房外的围墙上有一处缺口,被大雨冲垮,30多名幸免于难的革命者一起往那里跑。
突然,院墙外又枪声大作。原来,岗楼里尚未撤走的警卫发现动静,用机枪扫射,用火力封锁了围墙上的缺口,又有十多人倒在围墙边。
十多人利用敌人换子弹匣的间歇,冲出缺口,向歌乐山上跑去。此时,刚从七室冲出来的傅伯雍看到围墙缺口处火力正盛,立即跑到牢房边的打米室——他知道,那里有一个堆米的房间铺着木地板,地板上有手指宽的缝隙,下面就是歌乐山一溪涧的水沟!
傅伯雍在打米室找到一根扁担,用尽全力撬开两块地板,又找到两床破毯子,掩盖洞口,然后跳了下去,躲在水沟里。不久后,另一位难友刘翰钦也用同样方法找来,两人紧紧相拥,约定一定要活着逃出去,控诉敌人的残暴!
两人就这样坐在水沟中的石头上,躲藏了近一天。直到28日晚,才爬出水沟,往歌乐山上走,最终成功脱险。
11月30日,解放军进入重庆市区,重庆正式解放。
父亲翻山越岭为伯父“收尸”
在连环画中有一个情节,傅显渝的父亲傅仲熙生前跟孩子们讲过很多次。
傅显渝正在手绘连环画
1949年12月初,傅伯雍的老家垫江解放,在这个喜庆的日子,家人却得到噩耗: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全部被屠杀。全家抱头痛哭,包括傅伯雍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傅仲熙作为家里唯一的青壮年,独自前往重庆为大哥“收尸”。当时垫江到长寿上百公里山路全靠徒步,傅仲熙翻山越岭,经过两天跋涉,在长寿坐上了去重庆的轮船。
他在邻座乘客手上看到《新华日报》,上面赫然写有“渣滓洞脱险人员名单”,他一把抢过来,竟看到了“傅伯雍”三个字!他反复看了好几遍,激动得一边笑一边流泪。
船驶至朝天门码头,傅仲熙一路跑到位于沧白路的“脱险同志联络处”。在那里见到了傅伯雍。数年未相见的兄弟俩抱头痛哭。
第二天,傅仲熙跟随大哥来到渣滓洞收殓烈士遗体,上百具黑色棺木触目惊心。
残垣断壁上布满弹孔,整个渣滓洞被集体屠杀的170多人中,能辨认出身份的,只有冲出牢房死于室外的19人!其余的均被烧成残骸或灰烬。他们一边流着泪,一边用白绸把尸骨裹好……
创作40年多来第一次边画边流泪
让傅显渝感到遗憾的是,伯父已于2014年12月去世,因此画中有诸多细节,例如被捕时的具体场景,脱险时穿的什么鞋子,当时藏身的木地板下的水沟深浅等,只能凭推断画出。
傅显渝在渣滓洞和伯父照片合影
“要是伯父生前能为我创作此稿提供细节和意见,并能看到这部连环画的问世,该有多好啊!”在创作时,随着笔下剧情的推进,傅显渝的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当时的场景,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不屈,大屠杀时的悲壮,收敛遗体时惨不忍睹的场面……不知不觉中,常常会画得热泪盈眶。
“为自己的画而感动、掉泪,在我绘画创作40多年来还是第一次!”
傅显渝说到创作过程时,忍不住再度落泪,“这段历史值得所有人铭记,我们不能忘记那么多倒在黎明前的革命者,他们本可以拥有美好的青春和人生……”
年过七旬的傅显渝创作手绘连环画
傅显渝在两年前做了白内障手术,虽摘掉了上千度的近视眼镜,但老花程度加剧,因此在绘画时特意准备了6副老花眼镜,随时根据用眼距离的不同切换使用,增加了创作的难度。加之已年过七旬,常感腰酸背痛,因此画得非常吃力。
两部长篇连环画终于全面“收官”
“如果不把这段历史画出来,将是我终身的遗憾!”在又一个“11·27”,在伯父过世即将十周年之际,共计200多页的两部长篇连环画终于全面“收官”,预计明年可以出版。
傅显渝完成了在心中对伯父和“11·27”烈士们的约定。
上游新闻记者纪文伶摄影周本帅视频编辑王善昆美编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