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一女性驴友随驴友团徒步自辉县市黄水乡龙水梯村出发,途经十字岭前往山西。该驴友在十字岭下山途中脚下不慎打滑致使坠崖身亡;接警后,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及时开展了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2024年10月19日,西安鄠邑区接到群众报警,有4人被困秦岭冰晶,随后组织公安、应急、消防等150余人进山营救,经全力搜救,2名被困人员安全下山,另2名因失温失去生命体征。
就在半年前,同样的地方才发生一样的悲剧。4月30日,江西一名20岁大学生夜爬秦岭冰晶顶后失联。5月9日,救援人员在冰晶顶附近几公里处发现其遗体,推测原因是失温。
接二连三的事故为所有户外运动爱好者敲响了警钟:户外运动在带来乐趣的同时,也隐藏着致命危险。
户外运动事故发生数量逐年升高
近年来,徒步、登山等户外运动已成为国民新的生活方式。据某头部OTA平台发布的数据,与2019年相比,2023年与户外运动相关的订单人次增长14.99%,2024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达到59.78%。
然而热潮之下,户外运动事故也在不断发生,根据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户外探险事故共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受伤320人、死亡及失踪182人。
通过连续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户外运动事故发生数量逐年升高,但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户外经验、户外知识的丰富,使得户外运动者风险识别和规避能力有所提高。
各类户外运动中,登山成为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户外活动,2023年事故量达到156起,占全年事故总量的36%。由此可见,登山是所有户外运动类型中,更易发生事故的一类活动。
山体一般地形较为复杂,山脉地形多变,陡峭的悬崖、崎岖的山路、湿滑的岩石等,都是登山者前进的障碍;其次登山运动受天气影响大,一旦出现天气或地质等异变,参与者和组织者对于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无法做出预判和应对措施,发生人员遇险等意外就在所难免了。
根据中国登山协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陆山难综述》,我国的山难史始于1957年,当时有4人因雪崩滑坠在四川贡嘎山遇难。从1957年到2000年,我国大陆地区的山难多发于专业性高山探险。1994年后开始有业余登山遇难事故发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户外运动开始流行,各类事故的数量也多了起来。
近些年来,登山运动事故的死亡人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是历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这一年里群体性死亡事故3起,死亡19人。3起事故与水有直接的关系,其中2起是因山洪暴发所致,1起是因蹚水过河时水流湍急而落水。
七八月户外运动事故量较多
户外运动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于每年七八月,其次是12月,亦即夏、冬两个高峰期。其中7月发生事故的数量最多,共86起,约占全年事故总数的20.2%。
七八月正值暑期,户外天气温度适宜,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徒步、野泳数量剧增,运动人数的增加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数增大。
其次,七八月正值夏季,天气复杂多变,山区常常会出现暴雨、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暴雨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登山的危险性。盛夏茂密的植被也危险重重,高温酷暑会影响人体机能。综合因素叠加下,七八月成为了我国户外运动事故量最多的季节。
从空间上看,户外探险运动事故发生范围较为广泛,涉及了28个省区市,2023年事故最多的是广东省,其次是四川、浙江、广西和重庆,这五地的事故约占全国事故总数的41%。
广东省已连续三年是全国各省市区中户外运动事故发生数量前三的省。而在所有的户外运动事故中,登山事故的占比超过了一半。这可能与广东省丘陵遍布、多山,同时经济较为发达,人们更愿意通过登山等方式来舒缓身心有关。
亲友结伴、个人行为组织的登山事故连续增多
2024年9月,西安大学生夜晚爬山迷路被困嘉五台,消防紧急救援。
9月16日,佛山袁先生(化姓)报警称其到更合山地独自徒步登高,在山顶突遇大雨,返程时迷路,需要警方帮助。
10月1日,云南新平警方接到报警电话,一名游客在哀牢山迷路。
11月10日,河南郑州43名游客因不熟悉路况,在巩义市新中镇的大峡峪沟沟底迷路被困,由于误入断崖区域,急需救援。
近年来,因为迷路造成的登山事故越来越多。山地地形往往错综复杂,爬山过程中登山者难以看清全貌,很难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容易走错路或偏离既定路线,再加上山中天气多变,植被茂密极易遮挡视线,登山者无法依据熟悉的地标来辨别方向,从而容易迷失在山林中。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比较火的哀牢山,很大范围都是禁止擅自进入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哀牢山脉狭长巨大,全长约500km,山体相对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通天,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天气突变,可谓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中,随意进入极易迷失方向。
除了山体地形错综复杂、天气突变外,户外运动组织管理能力欠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亲友结伴、个人行为组织的登山活动事故发生数量不断增加,《2021年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中将登山事故的原因分为四类,其中个体致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类原因主要是指参与者的户外安全保护意识低、盲目冒险行为、技能不规范等造成风险的影响较大。此外,组织者的自身安全责任意识、风险识别能力等不足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如青年探险家姜野穿越新疆博格达遇难事故中,当同伴出现“高反”等身体不适,他没有结伴同行下山,而是单独行动,希望完成探险计划,后遭遇意外。
据《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绝大多数户外意外事故均未在活动前进行相关的潜在风险识别和规避,参与者和组织者在面对事件时无法做出预判和应对,导致事故发生。
随着户外运动的火热发展,风险防范和安全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希望在未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户外运动知识的重视和宣传,登山徒步爱好者们能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具备足够的避险能力,让“远方”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向往,更是一段可以安全往返的旅程。
参考资料:
1、《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
2、《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
3、《2021年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