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水稻书记”曹立勇:用科技守护黑土稻香

他叫曹立勇,是宝清县委挂职副书记,他还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他“水稻书记”。

他的身影总是穿梭于实验室与稻田之间。插秧季里,一身迷彩服、一双高腰水靴是他的标配;回到单位,洁白大褂又让他尽显科研工作者的风度。这位来自南方的“水稻书记”用赤子之心在寒冷的最北方播撒着科技的种子,用脚步和汗水描绘着寒地生态稻作的丰收画卷。

曹立勇(中间)与稻农进行技术交流

寒地生态稻作新技术破解“秸秆困局”

宝清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与“北大荒”核心地带,周边是连片的千万亩良田。对于曹立勇而言,这里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广阔天地。

2015年,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宝清县建立合作关系,曹立勇便开启了杭州与宝清间的往返之旅。

2018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决定在宝清县建设北方水稻研究中心,曹立勇便带领团队驻扎宝清县,本着“边建设、边研发、边运营”的理念,投身国家级北方水稻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中。

“很多问题都是跟农民在一起聊天聊出来的。”曹立勇的“科研灵感”往往来自于一次平常的聊天。

来到宝清后,通过与农民聊天,他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秸秆禁烧的背景下,黑龙江省的低温环境让当季秸秆难以完全腐熟,年复一年,黑土地里消化不掉的秸秆越积越多。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土壤板结、黑土层变薄等问题日益突出。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作业现场

“你出技术和模式,我抓落地和推广。”2019年,宝清霖源山水种植协会会长张明明找到曹立勇时,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这场农民与专家的“君子协定”,成就了一项惠及千万亩良田的科研突破。

于是,曹立勇带领团队启动了“寒地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攻关项目。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这项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抓住水稻插秧后90天至120天生长期,通过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等手段,让秸秆逐渐腐解并持续释放肥效。”曹立勇说,该项技术不仅解决了秸秆还田难题,还能够在增强水稻抵御自然灾害性风险能力的同时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种粮效益。

2023年9月,在北方水稻研究中心胜利落成的同时,也迎来了科研攻关收获的成果,这项技术正式通过了专利授权。这意味着针对东北黑土地肥力透支和寒地水稻生产中秸秆还田难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水稻秸秆还田作业现场,张明明胸有成竹

创造多元效益激活黑土新的生机

“这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张明明难掩内心的喜悦。

“试验表明,在减少化肥15%用量的情况下,采用该项技术当年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0.05%,降低土壤容重0.1~0.15克/立方厘米。”作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方,张明明俨然成了这方面的专家,相关数据张口就来,“每亩水稻可减少20%~30%的氮肥施用量,亩节约成本100元以上。”

“这项技术太神奇了!”宝清县水稻种植户孔立新在50亩试验田初尝甜头后,去年直接扩大到450亩。“每亩不仅增产100多斤,稻米品质也提升了,每斤能多卖两三毛钱。”今年,他种植的优质品种“稻花香”水稻在遇灾情况下达到了亩产1142斤,这让他“相当满意”。

“这个收成满意不?”在水稻晒晾场,张明明(右)得意地问孔立新(左)

八五三农场第九管理区六作业站的赵有生更是尝到了“科技红利”。连续三年使用该项技术的他,今年虽遇严重低温冷害天气,但200亩水稻依然喜获丰收,种植的圆粒水稻更是创下亩产1560斤的新高。

2023年,该项技术在霖源山水种植协会千亩示范田试用后,优质品种“稻花香”平均亩产达到1469斤,远远超过常规技术栽培的产量。

张明明说,这项技术能够让秸秆原位造肥、缓释肥力,大大减少了化肥、除草剂和杀虫剂用量,“有效保护了稻田生态环境,让稻米更具有大自然的芳香。”

更让张明明欣喜的是,今年收获的新米经SGS检测,大米农残检测为零,富含16种氨基酸,对人体有害的五项重金属未检出,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提升了品质。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黑龙江省累计示范推广80余万亩。

获得好收成,赵有生笑了

深耕寒地科研沃土精心选育“北方良种”

宝清县地处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寒地生态稻作新技术在宝清县的推广应用对于处于这两个积温带水稻生产具有示范意义。“全省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水稻面积约3000万亩,水稻产量、抗寒性和抗病性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曹立勇来说,这里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几年来,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曹立勇带领下,开展了分子育种、药用植物新种质创制、寒地水稻数字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寒地生态稻作技术研究。累计收集了国内外630份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寒地水稻品种资源,利用超级稻育种分子实验室平台,开展抗倒伏和优质等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筛选定位。

在团队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创制水稻育种新材料一万余份,选育20多个水稻优质新品系参加各级区试。其中,选育的糯稻品种已采用订单收购方式种植4万余亩。

曹立勇(中间)与团队科技人员在工作中

除了选优育强,曹立勇带领团队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水稻栽培技术研究。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轻型无土基质育秧技术等一批新技术相继问世,其配套研发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械侧深施肥及营养诊断推荐施肥、病虫草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也陆续投入到水稻生产实际应用中。

“通过培育新品种和技术研发,用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带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张明明深有感触,“在曹老师的带领下,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为宝清县乃至全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于张明明的溢美之词,曹立勇微微一笑后说:“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

在这片黑土地上,这位“水稻书记”正带领团队努力实现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的手上,用智慧、汗水和忠诚书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科技担当”。

曹立勇(左一)在实验室与团队科技人员交流

记者手记

曹立勇始终保持着一股“科技范儿”,行事内敛,不善言谈。除了水稻,他的话题不外溢,保持边界感。

出于好奇,我网上搜索了“曹立勇”,网络信息揭示了他的辉煌过往: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主持多项国家攻关项目,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1658亿亩,增产稻谷29.145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58.29亿元。

而上述这些,他绝口未提。

采访曹立勇颇费了一番周折。

初见曹立勇是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园里。初冬的哈尔滨,寒意还不算太重,但对这位来自江南的“水稻书记”来说,已经需要裹上厚厚的羽绒服。

曹立勇(中间)在实验室与团队科技人员交流

一周后,我追到宝清县,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就在郊外。田野里,水稻已经收割完,连稻茬都被翻埋到黑土中。

窗外,远处的三江平原一望无际。这片黑土地,经过秋收后显得有些萧瑟。但在曹立勇的电脑里,一组组数据、一张张试验图表,记录着这片土地一年来的丰收轨迹。

“曹书记不是一般的专家,更不是普通的挂职干部。”在宝清县干部和群众眼中,这位卓有成效的水稻遗传育种科学家有着最接地气的品格。他朴实无华,喜欢去农民家串门,乐于与农民交朋友;他喜欢别人叫他“老曹”或“曹老师”,不乐意被人称“曹书记”,他想让记者把“县委副书记”的官职在本文中“免去”。

采访中,人们讲述的不是曹立勇的“高精尖”成果,而是他蹲在田埂上的背影,是他站在实验室的背影,是他在寒冬里拖着行李箱的背影……

稻田中的曹立勇

“你知道科学家最大的苦衷是什么吗?”曹立勇问我。我本以为他要谈科研攻关的艰辛,他却说:“就是看着农民的付出,收获不够多;看着肥沃的黑土地,未能充分发挥潜力。”这句话让我读懂了他为什么甘愿放下南方的舒适生活,选择在最北方这片黑土地上“深耕”。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就往往源于他内心最深处的呼唤。曹立勇的呼唤,是来自他骨子里对农业的挚爱。从浙江萧山农村走出的他,19岁入职中国水稻研究所,39年坚守科研一线,他似乎天生就懂得农民的期盼。

这大概就是科学家的格局——在最广袤的田野里,做最扎实的学问;在最普通的农事中,写就最崇高的理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