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子弟欲称皇——袁术的覆灭(4割据南阳)

吕尘玄 2024-06-09 10:12:24

第二章 讨伐董卓

2.割据南阳

袁术离开洛阳之后,在鲁阳地区停留下来。此时关东诸侯的军队在逐渐向洛阳方向集结。在进军的过程中,长沙太守孙坚沿途杀掉了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并率军投奔了袁术这个名正言顺的世家大族。这给了袁术可乘之机,他毫不费力就取得了南阳。南阳户口数百万,袁术在南阳时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奢姿无厌,百姓患之。

《后汉书·袁术传》记载:“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术。刘表上术为南阳太守,术又表坚领豫州刺史,使率荆、豫之卒,击破董卓于阳人。”袁术、刘表、孙坚这三方的默契,其实是各有所图的。就袁术而言,他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同时也是关东联军的核心人物之一,占据南阳,无疑有了一块根据地,他表奏孙坚自然是看中了孙坚手中的军事力量。作为刘表而言,他是皇族一脉,同时又是党人中的代表人物,声望极高,虽然他是董卓所任用的,但举荐袁术,无疑可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是和关东联军是站在一起的。

作为孙坚来说,让出南阳,是对袁术的支持,同时又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地盘增加了,职位也提高了,不但与世家大族拉上了关系,同时还与皇族也有了联系,这样一举四得的好事是孙坚这个出身卑微的武士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这三方的合作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术与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zhòu)、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一同举兵于关东,众人推袁绍为盟主。袁绍屯河内,袁术屯南阳,孔伷屯颍川,韩馥在邺城,张邈等人屯酸枣(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

二月,董卓下令迁都长安,焚烧宫室,董卓自己仍留屯洛阳中。三月,董卓杀死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并将身在京城的袁氏宗族尽皆处死。

董卓又派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劝解关东诸军,结果袁绍指使王匡杀死胡母班、吴修、王瑰,袁术也将阴修捉住处死,只有韩融因名声德行而幸免。

袁术和孙坚联手后,上表行孙坚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领军出征,袁术在后方提供粮草补给。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率军击败董卓部将胡轸、吕布,斩杀了华雄,取得大捷。此时有人向袁术进言:“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袁术担心孙坚尾大不掉,便不运军粮给孙坚。孙坚便连夜赶回,对袁术说:“我之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为报将军家门私仇。我与董卓并无骨肉之仇,而将军却听信谗言,猜疑于我。现在大功即将告成而军粮不继,这便和吴起叹泣于西河、乐毅遗恨垂成的形势一样。希望将军细细思考。”袁术惭愧,立即给孙坚调发军粮。孙坚回到前线后乃率军攻入洛阳,董卓逃到长安,孙坚又分兵出函谷关。

这里需要说明,孙坚的确是虎将,击败吕布,斩杀华雄都是孙坚的功劳,根本没有《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什么事。而且,袁术与孙坚的合作还是不错的,也不像《三国演义》中势同水火。

当初,张让等人劫天子出逃,传国玉玺落入井中。孙坚攻入洛阳时,从井中找到了玉玺。袁术得知此事,便拘禁孙坚夫人,逼迫孙坚交出了玉玺。

经过一年多有始无终的讨董之战后,各路诸侯开始分化,纷纷扩大自己的实力范围。

0 阅读:5
吕尘玄

吕尘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