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不用打考勤、工资每月按时发、工作就在家门口,这些让许多职场人梦寐以求的工作特性,如今在资阳市乐至县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去年以来,该县通过在城乡建起“微型工厂”,让部分就业困难群体品咂到了幸福的滋味。
“职”达家门口挣钱又顾家
小雪节气过后,外面的天气越来越冷,但在乐至县童家镇星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微型工厂”里,却是暖意融融。下午3时许,一走近此处便听到家长里短的欢声笑语传出来。循着声音,来到一处门前挂着“扬望劳务专业合作社”牌子的屋子,这里便是村里的“微型工厂”。这个约8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是村集体用房,里面满是各种颜色的细导线和黑色的线束,二三十位村民正在一张张工作台前进行摩托车线束的生产。
从交谈中得知,一条摩托车线束由20余条不同颜色的细导线组成,需经过5道工序才能完成。村民们三五人组成一个工序小组,进行抽线、剥线、压接端口、布线、包线的流水线作业。
61岁的都光云戴着眼镜,在布线工作台边,熟练地为线束缠上绝缘胶带。她的家就在星桥村党群服务中心隔壁,于去年12月来此务工。从抽线工做起,目前她已轻松胜任布线和包线工作,每月能挣2000多元。“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包100来根,一根线一块八分钱,挣得到100块钱!”聊起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都光云言语中是满满的获得感。
都光云进行包线作业。
在距离布线工作台50米处,放着两组“线束总成检测台”。组长李艳和工友蒋治荣负责对成品线束进行检测。“首先是检查外观,再接通检测台上的端口,进行导通……”李艳一边操作一边介绍。当检测台的显示屏上出现“检测合格”四个字后,她又拿起另一根……
38岁的李艳是一位宝妈,更是这个“微型工厂”的元老。来这里工作之前,因为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她没法外出务工,便一直赋闲在家。2023年9月,这个“微型工厂”成立,准入门槛低、按件计酬、上下班自由,李艳立即报名,成为第一批入职的工人。一年时间过去,凭借努力与实践经验,她已是工厂组长,最高月工资拿到了3000余元。“可以给家里分担一些压力,而且上班就在家门口,挣钱带娃两不误。”李艳说。
待上检测台的成品线束。
村党支部书记唐建平介绍,自“微型工厂”启动以来,工人的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十余人逐步发展到如今的三四十人,年龄跨度从20多岁到60多岁,大家干劲满满。做工的村民们说,在“微型工厂”,大家不止多了一份收入,也多了一份经营家庭的底气。
说话间,时间来到下午4点10分,一名村民已从附近小学将工友们的孩子们接回。孩子们的玩耍打闹声,瞬间让此处变得更加热闹。
供需精准对接企业用工不再难
当天下午,在距离星桥村“微型工厂”20公里外的乐至城区万贯大道8号产业园里,同样有一处“微型工厂”在运行。这里刚启动一周时间,下午5时,10余名“宝妈”和五六名残疾人正专注地在工作台上忙碌着。不远处的空桌边,几名幼儿园小朋友挤在一起看动画片。“宝妈”唐忠琼说:“接了娃娃放学时间还早,又回来干会儿,到这里做工计件,时间自由,挣钱实在,也算家门口的‘小确幸’吧。”
这两个“微型工厂”都为一个“东家”——四川丽元达电器有限公司代工。这是一家生产摩托车配件的企业,目前有9条生产线、160余名工人,产品主要销往重庆、广东两地,今年已实现产值5000万元。
近年来,公司产品颇有市场竞争力,订单源源不断,但受困于招工难、已签的订单无法及时消化,不得已四处寻找代加工厂。
得知这一情况,乐至县人社局积极牵线搭桥,首先在星桥村成立了“微型工厂”。丽元达公司与村劳务专业合作社签订生产加工协议、产品质量协议、价格协议等,为村民提供免费培训、生产原材料和设备、技术指导,并回收成品,明确工资计件、次月结算的模式。
在计件上,“微型工厂”采用了独特而有效的方法。每名入厂的村民都拥有一个专属数字编号,每完成一个工序,便在线束上标注出自己的号码,如此一来,不仅方便了源头纠错,也能精准地统计每个人的工作量,确保薪酬分配的公平公正。
“企业稳定用工、群众稳定就业,这是双赢!”丽元达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元清表示,利用闲散劳动力从事生产,一方面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发展。以线束为例,企业派发给“微型工厂”的订单,占总产品的15%左右,这一比例有望随着“微型工厂”的发展壮大而进一步提高。
做强服务体系解决就业招工“两头难”
万贯大道8号产业园里“微型工厂”的场地由国有资本全资控股企业——乐至县睿至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提供。除了吸纳城区“宝妈”来此务工外,公司还与产业园里的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接纳愿意多从事一份工作的残疾人。
工人在工作台忙碌。
近年来,乐至县着力于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全面构建“国有(控股)劳务公司+劳务专业合作社+劳务经纪人”全链条劳务输出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搭上线,促进稳岗就业、就近就业。
乐至县睿至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英表示,公司计划将万贯大道8号产业园里的“微型工厂”打造为全县“微型工厂”总部基地,招引孵化培育更多的项目,分发到城乡劳务专业合作社。
乐至县的“微型工厂”模式,打破了传统工厂就业模式的束缚,将工作机会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让村民在兼顾家庭的同时实现了增收。
“在未来的发展中,‘微型工厂’模式有望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与合作空间。”乐至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张虎表示,随着更多企业参与项目,将为全县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就业选择,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
全媒体记者谢小英韩成玺任成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