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讯11月29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济宁市嘉祥县,这里藏着研究中国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武氏墓群石刻。
武氏墓群石刻别名武氏祠,建于公元147年—公元189年间,是东汉末年武氏家族墓地一组比较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石刻建筑群体。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武氏墓群石刻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氏墓群石刻保存有双阙、一对石狮、两方汉碑、武氏祠画像石四十六块。武氏墓群石刻画像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造型生动,雕刻精湛,精美的石刻雕像犹如立体的史书,将东汉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信仰生动展现在公众面前。
据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介绍,祠内现存的武班碑、无字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汉碑之一,碑文在宋代就有记载;石狮是我国有确切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石狮造型艺术珍品;展室内所存放的双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石质建筑之一,也是现存唯一一对保存完整的汉代石质子母阙。这三项“之最”是武氏家族昔日显赫的有力见证,武氏祠也因此被誉为“汉代的百科全书”。
一块石头、满墙故事。“汉画像石画面分为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方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及其以前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场景。”朱卫华说。
武氏祠中的汉画像石承载着汉代先民的价值取向。其中,《远古帝王图》堪称我国目前对黄帝、大禹等圣王形象刻画的开山之作。伏羲女娲手持规与矩,寓意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质朴哲理。头戴斗笠、手持耜、身着短布衣的大禹,彰显出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崇高品格。《荆轲刺秦王图》《闵子骞御车失棰图》《钟离春说齐王》等画像对古代忠勇义士、孝子、烈女的生动勾勒,精准传达出汉代忠孝仁义的道德圭臬与价值理念。
武氏祠诸多作品已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标志性图案,诸如陕西黄陵县黄帝陵的黄帝像、联合国水利馆中的大禹塑像、《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伏羲女娲图像、高校历史教材中的荆轲刺秦王插图等,皆源出此处。
如今,朱卫华编写了《武氏祠汉画赏析》一书,“许多汉画像石年代久远,不易理解,这本书通俗易懂,让更多人了解武氏祠,把博大精深的汉代文化传承发扬下去。”朱卫华说,博物馆也将做好规划,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汉文化学术研究高地、汉文化体验基地。
记者:张芮
审核:晁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