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特派山东记者刘望)陕西有座黄帝陵,自汉以来,历代都有祭祀、修葺、保护陕西黄帝陵的记载。近些年,每年清明节,国家有关部门都会在陕西黄陵县举办公祭轩辕黄帝大典,而轩辕殿内的石刻浮雕黄帝像就是以山东武梁祠黄帝石刻画像为蓝本的。
武氏墓群石刻,俗称武梁祠,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城南,始建于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原是东汉末年嘉祥仕宦世家武氏的一处祠堂,祠内石刻包括石、石狮、墓碑、画像等,有石阙、石狮各1对,汉碑2块和武氏祠汉画像石44块。画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是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石祠是中国古代建于墓前的石质祭祀建筑。武氏祠画像石,原是武氏墓前几座石祠的构件,始于汉代,武氏祠画像内容大致分为社会生活、历史故事、鬼怪神灵三大门类,雕刻技法主要是减地平面线雕。这群画像石刻,集中反映出汉代工匠综合运用建筑、雕刻、绘画、装饰的高超技艺,结合丰富的内容,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古代没有照相机,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长什么样子,没人知道。但武梁祠却有一张汉代的黄帝画像“底片”——在编号为“武梁祠三”的石祠西壁上,共有5行画像:第一行为西王母画像,第二三四行是历史故事,第五行是车骑。其中第二行自右往左是远古帝王图,分别刻画了伏羲、女娲、祝融、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禹和夏桀。
其中的黄帝像上衣下裳,两袖肥大,头戴旒冕,榜题:“黄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制衣裳,立宫宅。”多所改作指有多种改进或发明。前四位不戴旒冕,自黄帝起戴旒冕,之后六位帝除夏禹治水戴斗笠,其他皆戴旒冕。与《周易·系辞》中“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和《风俗通》中“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中的记述一致。
在黄帝陵的建设中,为使黄帝在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形象更为具体,2008年,陕西省邀请了有关专家为轩辕殿设计制作石刻浮雕黄帝像。陕西省雕塑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天任以武梁祠黄帝石刻画像为蓝本,主持完成了黄帝陵轩辕殿石刻浮雕黄帝像,并于2011年4月2日在陕西省桥山黄帝陵轩辕殿内正式面世,供海内外炎黄子孙瞻仰祭拜。
除了黄帝画像外,在武梁祠,还有汉代石刻的“女娲画像”和“荆轲刺秦王”等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