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0年,在北京西市,屡次在瓦剌欺辱明英宗的太监喜宁以“叛国罪”被判磔刑,百姓

喷火龙来了 2024-12-02 12:55:00

1450年,在北京西市,屡次在瓦剌欺辱明英宗的太监喜宁以“叛国罪”被判磔刑,百姓们争先恐后往他身上扔石块,他在三天之内被刮了3357刀,变成了肉丝。 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他的命运也随之定下了轨迹。作为一位从出生便注定将继承父亲的皇位的皇子,朱祁镇的生命和王朝的未来紧密交织在一起。从小便备受宠爱和重视,他的皇帝身份几乎无需任何争议。 朱祁镇的出生与明朝的历史息息相关。他的父亲,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继位后最受尊崇的帝王之一。在宣宗的治理下,明朝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逐渐步入盛世。朱祁镇的出生,可以说是父亲皇帝治下的又一大喜事。从他降生之日起,他便是明朝未来的希望,成为了皇帝之位的最大继承者。且他刚出生不到三个月,便在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初六日被正式立为皇太子,奠定了他未来作为君主的根基。 朱祁镇的童年并不平凡,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他早期显露的天赋和对学习的专注。年幼的他就被近侍教授儒家经典,而在这些老师中,王振的影响尤为深远。王振从学官转为宦官,且在宦官中以学识渊博、风度儒雅著称,被尊为“王先生”。他的学问不仅是朱祁镇学习的榜样,也成为了皇太子早期思想启蒙的重要来源。对于这个知书达理、深具学识的“先生”,朱祁镇表现出了极高的敬意,每次见到他都会恭恭敬敬地称呼其为“先生”,而非直接称呼名字。通过王振的引导,朱祁镇的治国理政之道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初步的培养。 然而,命运的波折来得猝不及防。宣德九年(1434年),年仅九岁的朱祁镇本应继续接受更多的宫廷教育,然而他的父亲宣宗的健康状况开始急剧恶化。宣宗在临终前安排了许多事宜,以确保明朝的政权能够顺利过渡。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宣宗命令群臣前来朝拜太子,并指示国家的重大事务要由太皇太后(即张皇后)和皇后孙氏处理。然而,尽管宣宗做出了这样的安排,他的突然去世依然令整个朝廷陷入了深深的震惊。 宣宗于1435年初一病重,他的一声命令,让百官都前往东宫朝拜太子。两天后,宣宗在乾清宫驾崩,遗诏传位给皇太子朱祁镇。但当时的朱祁镇年仅九岁,距离可以独立处理政务的年龄尚远,实际上他在政务上的能力和经验都远远不足。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责任和压力,朱祁镇显得尤为懵懂和无助。此时,张太后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政治决策,但却在背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辅佐太子完成朝政过渡。 正月初七日,朱祁镇正式登基,成为了新的皇帝,定国号为“正统”。这一天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历史记忆。尽管当时的朱祁镇仍然年幼,但登基的举动已经无可更改。面临这一切,张太后不仅主动公开否定了关于立宣宗弟弟襄王朱瞻墡为帝的谣言,还亲自带着朱祁镇进入乾清宫,公开宣告朱祁镇即位。 1448年,蒙古瓦剌突然入侵中原。明英宗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决定亲自率兵迎战。谁知在河北土木镇,明军遭到瓦剌铁骑的围追堵截,英宗本人也不幸被俘,成了瓦剌的阶下囚。跟随英宗出征的文武百官,死的死,逃的逃,到最后只剩下喜宁、校尉袁彬和通事哈铭三人仍在君王身边。 袁彬和哈铭对英宗忠心耿耿,处处为君王着想。寒冷的夜里,袁彬把脚抱在怀中为英宗取暖;行军途中,他背着英宗赶路。哈铭则经常出去为英宗搜罗些好吃的,并到也先那里为英宗的处境求情。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原本深受英宗宠爱的喜宁,态度却来了个大逆转。他毫不犹豫地投靠了也先,为蒙古攻打明朝出谋划策,成了不折不扣的叛国贼。 在瓦剌的日子里,喜宁对英宗的态度极为恶劣。他肆意侮辱英宗,言语粗鄙,多次抢夺英宗的财物。 英宗和袁彬对喜宁恨之入骨,暗中商议要除掉这个祸害。英宗极力游说也先,让喜宁和明朝俘虏高磐到宣府议和。临行前,英宗偷偷写了一封信,让袁彬缝进高磐的衣服里。到了宣府,高磐马上将这封密信交给明朝将领杨俊。杨俊得了圣旨,立即将喜宁五花大绑,解往北京。 消息传到京城,新登基的景泰帝勃然大怒。他下令将喜宁处以极刑,在西市菜市口凌迟处死。行刑当天,愤怒的民众蜂拥而至,朝喜宁身上扔石块泄愤。刽子手足足割了喜宁三天,直至尸骨无存,这个叛国的奸臣才算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0 阅读:35
喷火龙来了

喷火龙来了

你喜欢的,才是我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