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周之行,太多震撼。我们敬佩几代周人首领的开拓与坚守,我们敬佩周人的勤劳与智慧,我们敬佩出土文物的厚重与精美。这一次,我们找到了一个地方,它见证了一代明君与名臣的相遇,也为周的崛起增添了一抹浪漫和传奇的色彩。
它就是钓鱼台。
初冬,走进钓鱼台。沿着一条酷似栈道的进山通道沿河逆流而上,便能看见太公垂钓台下湍急的水流,晶莹清澈。河中有一方巨石,如天外飞来一般,立于河床之中,下小上大,呈倒锥形,顶面略凹,刻着“孕璜遗璞”四个大字,古朴庄重,既承载着往昔的光辉,又沐浴着今朝的曙光。
记者跨过伐鱼河,寻访“太公钓鱼”的位置。
史料中对姜子牙记载不多,基本是以军事家、政治家和谋略家的身份为主。但在民间传说和从古到今的各种文艺作品中,姜子牙的形象十分有趣。他是“扫把星”那个无奈且委屈的丈夫,是骑着“四不像”飞天遁地的高人,是聚拢无数奇人异士的“智多星”,更是周人崛起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相传,姜子牙曾在钓鱼台隐居,一边体察民情,一边静观世态、韬光养晦,一隐就是十年。他晨昏间跪在一方石头上手执长竿垂钓,一跪也是十年,双膝跪踞的石头上竟然磨出了两个浅浅的小坑。人们笑他直钩垂钓,毫无收获,他却说:“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果然,周文王听闻后亲率文武官员,车马浩荡,旌旗蔽日,过渭河到磻溪,寻访姜子牙,当即封为军师。姜子牙这才出山,助周王伐商灭纣,完成了兴周大业。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常常以其卓越的智谋和胆识,改变了一个王朝乃至一个时代的命运。钓鱼台,这个见证了明君与名臣相遇的地方,不仅改变了姜子牙的命运轨迹,让他得以施展治国安邦的宏图大志,更深刻地影响了周朝的未来,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长的朝代。姜子牙的形象,也在后世的史料和传说中愈加高大起来。
如今,漫步钓鱼台,依然青山如屏、渭水如练。站在3000多年前垂钓的地方向东望去,文王庙映入眼帘。庙前古树依然苍翠,庙后不远的太公庙屋檐上,几缕嫩绿的新芽,迎着暖阳轻轻摇曳。
宝鸡融媒记者李依涵
声音
钓鱼台景区讲解员赵娜:
因工作与周文化结缘
赵娜不是宝鸡人,是延安人。但说起钓鱼台相关的历史传说以及周文化的内容,她头头是道、条理清晰,而且讲得十分生动。这是因为15年的积累和传承。
15年前,赵娜从宝鸡文理学院毕业。一直怀揣“看遍祖国美好河山”愿望的她,恰好看到钓鱼台景区的招聘公告,就毫不犹豫报考,成为钓鱼台景区的讲解员。
赵娜告诉记者,刚参加工作时,她对钓鱼台的历史并没有很深的了解。为了更好地讲解,她认真读了许多周文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爱上了历史,并深深为钓鱼台以及周人的历史而着迷,也被周礼、周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震撼。她把自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融入讲解,受到游客好评。
赵娜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游客了解发生在钓鱼台的传奇故事,也让更多人了解周文化。“我也在不断学习、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为我的讲解加入新的元素。我想为弘扬周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宝鸡融媒记者张家旗
记者手记
冬日暖阳下的一顿午餐
近一个月来,沿着周人的迁徙路线,采访团去了很多地方,了解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品尝了很多特色美食。杨凌的蘸水面筋道爽滑,庆城的羊汤浓厚醇香,旬邑的花子馍特色十足,每一味都是时间的馈赠。
而当我们来到钓鱼台,一份来自冬日暖阳下的平凡午餐,却意外地成为这次旅行中最温馨的记忆。清炒西葫芦、青椒肉丝、豆角茄子、紫菜蛋花汤,热乎乎的三菜一汤,让从钓鱼台水库下来、被寒风“吹惨”的成员们,一下子从头暖到了脚。
端着碗、夹点菜,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出食堂,在暖阳下或站或坐,几名地道的“老陕”干脆蹴在台阶上,和景区的工作人员边吃边聊,话题从古老的姜子牙传说,到近年来热播的《封神榜》电影……
食堂一侧的菜地里,小青菜刚被摘过,叶子微微摆动,被阳光晒得很好看。大家的笑声越飘越远,在那一刻,每一个人都是舒坦的、满足的。
宝鸡融媒记者李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