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其他养殖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经验,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11月29日,陕西山水海虹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树红在商洛参加陕西省渔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会现场观摩活动时说道。
11月28日至29日,全省渔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会暨重点项目观摩培训会在商洛举行。来自全省10个地市、杨凌示范区和21个重点县区渔业主管部门和推广机构负责人及企业代表140余人一行,先后来到镇安县、商州区现场观摩渔业现代化设施建设、养殖规模、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情况,并对商洛渔业发展规划和渔业现代化建设成效予以肯定。
观摩中,与会人员一边走一边看,详细了解了养殖基地的运作模式、养殖技术要点等,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在镇安县鲤跃智慧三产融合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标准程度高、智慧程度高的现代化、工厂化养殖区。与传统养殖不同,这里开发了遥感智控集成系统,布设水下传感器和智能机器人,可以实时监测水温、溶氧等6项核心指标,运用AI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恒温调节、智能增氧、精准投喂、鱼病防治预警,展现出一种秩序井然的工业化美感。
“这些智能化、自动化的养殖设备,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生产操作的精准度,将渔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渔业养殖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镇安鲤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宏武介绍道。
在镇安县高锋镇渔坪村的商洛宝东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密密麻麻的金鳟和虹鳟欢快地游来游去,时不时有几尾跳出水面。
“鱼池里的水来自渔洞河天然泉水,水温常年保持在14-18℃,水量充沛、呈弱碱性,富含硒、铁等微量元素,非常适合冷水鱼养殖。”据公司负责人王全介绍说,商洛宝东养殖有限公司,占地15.27亩,总投资1200万,建成标准化养殖池4000平方米,年产商品冷水鱼30万斤,培育鱼苗50万尾,实现渔业产值1250万。
“这些品种营养丰富、鱼刺少、肉质鲜嫩,做生鱼片更好吃。”王全说,“今年发展的重点是建设了以冷水鱼养殖区为中心配套建设户外露营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区,探索渔旅融合、渔事体验、露营餐饮等多业态发展模式,让‘渔文旅’融合在小村庄实现了大发展。”
在商州,与会人员观摩商州区食品产业园冷水鱼加工项目、陕西一和实业有限公司高密度鲈鱼养殖项目、商州区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和商州区国渔生态智慧渔业产业园等五个项目。
走进占地43亩、拥有37个养殖池的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金鳟、虹鳟三文鱼、鲟鱼等冷水鱼及常规观赏鱼类正在池内畅游,充满生机。这些都得益于公司利用“MRNH生态养殖系统”以及数字化监测分析系统,对养殖过程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的现代化技术。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商州区三岔河镇闫坪村建设水产养殖示范园,是因为这里自然环境优越,非常适合养殖,各级政府从规划到运营给予了大力支持,如今示范园已初见成效。”北京国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海蒙对与会人员说道。
时下,渔业产业“多点开花”,商州区正全力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在位于三岔河镇黄鱼村的商州区国渔生态智慧渔业产业园,国内最先进的4.0版鱼菜共生养殖模式正在这里得到应用。该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依托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通过数字化装备化构建模块化、标准化、精细化养殖设施,整合人工智能技术等管理工具,实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与生产。
“这个项目是集打造育苗、标鱼、成鱼、冷链加工的全产业链+数字化新模式,联农兴农,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商洛水产养殖向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创新渔业中心总工程师王海清介绍道。
近年来,商洛依托丰富的秦岭冷泉优势,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渔业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以三倍体虹鳟鱼、鲟鱼为代表的冷水鱼及其附属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不仅摆上了国人的餐桌,还成了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畅销品”。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