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

12月1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德熙纺织厂举行投产仪式,一期项目可提供县内劳动力就业岗位800人,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有效解决群众返乡务工难、家庭增收难、“一老一小”照顾难等问题。

德熙纺织厂一期项目盘活了国有资产森林公园闲置停车场2500平方米作为生产用房,变“沉睡资产”为“增收活水”后,由企业方出资修缮和购买设备,建设集培训、研发、织布、制衣、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工厂,主要吸纳本地劳动力和有意愿返乡回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全部投产后将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600个,劳动力月工资平均可达4500元。

在正式投产前,纺织厂提前在元阳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1个培训加工车间,开展“带薪定岗”培训,目前共培训劳动力9期450人,生产服装25万件,产值750万元,增加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162万元。

元阳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专班组组长李振兴表示,下一步元阳将按照盘活一批资源、招引一批小商、促进一批就业的“三个一批”思路,引进企业进乡入村办厂,帮助群众在“村里头、家门口”实现就业,打造全省唯一一家以服务农村劳动力为主的人力资源产业园,解决老百姓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目前共招引入驻各类小微服务企业20余家,年产值达4亿元,吸纳本地劳动力630余人就业。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方婷王丹丹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黄翘楚

审核:普娅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