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因为男人一个邀请,49岁北大才女王承书抛下家庭,留下一封信后消失的无

酒馆茶色 2024-12-04 15:21:45

1961年,因为男人一个邀请,49岁北大才女王承书抛下家庭,留下一封信后消失的无影无踪,17年后,她满头白发归来,孩子们的泪水夺眶而出:“母亲,这些年辛苦你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个女人,消失17年,没有微信,没有电话,没有只言片语,人间蒸发,杳无音信,如果不是后来解密的档案,这段人生将永远被历史的尘埃掩埋,这个女人,叫王承书。   王承书,出身书香门第,家境优渥,父母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从小耳濡目染的,除了“优秀”,还是“优秀”。   18岁,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在那个年代,物理是冷门专业,对女性来说更是挑战重重,她心里很坚定,自从心底埋下了为国家贡献的愿望,就一直没有改变过,她相信,科学能改变国家命运。   燕京大学毕业后,王承书继续深造,并与同窗张文裕结为伉俪,之后两人赴美留学,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王承书展现出惊人的学术天赋。   她和导师合作的研究成果——“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在物理学界引起轰动,甚至让她离诺贝尔奖近在咫尺。   要是王承书继续留在美国,他的学术道路肯定能一帆风顺,但她心心念念的,是新生的祖国,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1956年,冲破重重阻碍,王承书和丈夫终于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王承书回国后,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46岁,本该是功成名就、享受荣誉的年纪,她却选择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热核聚变研究,也就是“人造太阳”,这是国家战略需求,钱三强亲自点将,王承书没有犹豫,立刻转行。   从零开始,带领团队赴苏联学习,在回家的火车上,连续七天七夜,车厢里的灯光记录了她对翻译笔记的坚持与投入,很快这些笔记变成了教材,供国内科研人员学习,短短两年,王承书就蜕变成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1961年,新的挑战来临,钱三强又找上了王承书,这回的任务更难,也更保密——得搞高浓铀。   这种燃料是原子弹的关键材料,属于国家顶级保密信息,接下这个活儿,就得像消失一样,不能发表论文,不能公开露面,甚至连家人也不能知道她在做什么,在哪里,但王承书的回答依然是三个字:我愿意。   和家人告别,只有一封信,没有拥抱,没有眼泪,只有决绝的背影,她消失在了大西北的荒漠里,504厂,成了她新的战场。   504厂,条件艰苦,设备简陋,风沙肆虐,环境恶劣,王承书和团队正加班加点地努力工作,没好设备就用简单工具,没好实验室就在帐篷里搞研究。   探索高浓铀技术,是个全新的方向,充满了各种未知的挑战,面对重重压力,王承书始终没有轻言放弃,她鼓励团队,和大家一起攻克难关。   白天,她是团队的领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夜晚,她是孤独的战士,对着数据彻夜难眠,为了国家,为了使命,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去。   1964年,罗布泊上空,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成功爆炸首颗原子弹,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这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其中,就有王承书和她的团队,他们提前113天完成了高浓铀的研制任务,为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做出了关键贡献。   成功之后,王承书没有选择回归家庭,而是继续隐姓埋名,从事核事业研究,直到1978年,她才被允许回家。   打开门,眼前出现的是已经长成大人的孩子,17年改变了太多,孩子们的童年里没有母亲的陪伴,只有父亲的默默守护,面对家人王承书满是愧疚,除了答应给孩子的那些事可能做不到,其他的承诺她全都做到了。   王承书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她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放弃了学术的巅峰,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光,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   王承书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那个时代无数科研工作者的缩影,他们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为国家的强大,为民族的复兴,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汗水,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88

用户12xxx88

3
2024-12-04 16:31

民族英雄,国家栋梁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