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卫平:培育公交新质生产力提升出行服务综合质效

Q:人民公交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公交集团)的现阶段运营情况及业务板块。

沈卫平:

成都公交集团作为一家由市政府投资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拥有注册资本54.38亿元人民币,肩负着为城乡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使命。集团总部设有13个职能部门,下属超过20家二级子公司,员工总数达到2万人。目前,成都公交集团运营着超过1万辆的公交和出租车,以及930余条公交线路,总资产接近15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集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智慧蓉城建设、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等重大战略部署,聚焦“一主两培”业务范围,形成覆盖城市公交客运、巡游出租客运、旅游客运、机场专线、汽车租赁、汽车维保、场站综合开发、资产经营管理等为一体的多元产业生态,构建了“运业+产业”结构布局。

Q:人民公交

请介绍一下贵公司近些年来的改革思路与方向

沈卫平: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及多元交通发展影响,公众出行习惯发生深刻变化,公交客流下滑叠加低票价政策,导致公交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加之成都轨道交通短短几年迅速成网,成都公交更是上下承压、困难重重,改革转型迫在眉睫。2021年以来,集团公司直面“改革起步滞后、顶层规划脱节、设备设施老旧、智慧水平偏低、历史包袱较重”等突出困难和问题,聚焦服务城市发展、服务市民出行、拓展市场经营等发展定位,科学制定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确立“建设一流公交出行综合服务商,打造一流现代化公交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并围绕“双一流”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城市公交作为公益性、民生性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积极对接相关市级部门,先后出台公交发展及场站规划、公交一体化、财政补贴、场站用地综合开发等系列政策,系统构建了公交可持续健康发展支持政策的“四梁八柱”,为公交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两网融合。轨道交通迅速成网为成都公交做强保障、做优服务提供了支撑,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战略,主动转变常规公交定位,深入推进轨道公交线网互补、设施互连、数据共享,协同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整体质效。

三是坚持多元发展。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挖掘资源价值强化造血功能,通过多元产业收入反哺公交运营亏损,我们依托技术人才、场站基地、应用场景等比较优势,聚焦特色出行、车电产业、公交场站TOD开发等相关领域进行纵向挖掘和横向拓展,系统谋划“一主两培”产业布局,提升公交资产结构质量,支撑保障公交高质量发展。

Q:人民公交

近年来,成都公交集团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请问,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集团在哪些方面推进创新和优化?

沈卫平:

服务质量是公交企业生存的根基。唯有确保群众的满意,我们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此,我们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四个推进”,确立了“全龄友好、幸福出行”的服务宗旨,致力于不断提升公众在公交出行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推进服务标准化。我们先后制定营运组织、线网优化、站点设置、服务提质、设施保障等106项客运管理标准,实现“人、车、站、场”等要素服务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让公交出行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富内涵,市民群众对公交的满意率稳定在95%以上。

二是推进服务精细化。我们准确把握乘客出行规律,推出公交线网连枢纽、连轨网、连社区、连学校、连医院、连新区、连景点、连群众的“八连服务”,精准投放运力,地铁站点50米范围公交站点接驳覆盖率达95%,通勤时段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7公里/小时以上。

三是推进服务多样化。积极开展“开门听音”活动,广泛征集市民出行需求,创新推出适老巴士、铃停巴士、通学专线、机场专线、旅游专线等定制线路,累计开行通学、机场、铃停等专线340余条,其中通学巴士荣获成都12345网络理政平台年度服务群众十大典型案例。

四是推进服务品质化。精心研究乘客公交出行新需求,提档车辆、场站基础设施,升级全平低地板、大通道、软皮座椅、塞拉门等设施设备,打造“巴士驿站”,提供失物招领、咨询指引、停歇充电等功能服务,增强乘客的归属感与便利性。2023年客运量逆势增长达13%,日均服务公交出行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人数的40%。

Q:人民公交

在推进智慧公交数治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成都公交集团遇到了哪些挑战,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沈卫平:

成都公交集团早期投用的调度系统长期未迭代升级,数据支撑不足,导致线网、运营、服务、管理等功能业务协同不畅,存在运营调度与线网规划不科学、运力匹配不合理、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市民日渐提升的出行需求。

2021年,集团公司聚焦“服务城市发展、服务市民出行、服务企业转型”目标,根据现代数字技术发展和公交运营特点,科学地制定了《智慧公交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成都公交“1+1+5+N”数治体系顶层设计。

一是打造“1平台”:以“安全可靠、全栈完整、集约开放”原则建设,实现公交信息流畅、准确,支持各业务共用、系统互通,实现国资重要指标可视化展示,为公交数治化转型夯实基础。二是构建“1门户”:为乘客公交出行提供统一门户,推出成都公交APP,满足乘客多场景、个性化出行需求,共建幸福生活圈。三是制定“5标准”:编制应用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信息管理标准,推动系统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系统效率与可靠性,避免信息系统间的孤岛现象。四是建设“N应用”:建成智慧调度、智慧维保、智慧充电等子系统,构建招标采购、财务共享、资产管理等应用系统,有力推进营运调度、维保充电、内控管理等业务流程再造,大幅提升管理质效。

公交BOCC系统作为公交运营核心系统,接入运营、安全、维保等10万余个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公交运营“一屏总览”、调度指挥“一网通管”,并打通了与市城运中心、交通TOCC、轨道COCC应急联动,部分感知数据已试点运用于市容市貌巡检、交通秩序管理、环境质量监测等城市治理场景中。安全智慧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等多项技术,实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车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的关键环节”动态监控,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大运会交通保障,实现赛事“零事故”安全目标。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累计建设投用27个应用系统,BOCC、安全智慧管理等系统相继获得“四川省交通运输优秀创新应用”“四川省计算机科学技术奖”。

Q:人民公交

请详细介绍成都公交集团在新能源产业布局上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步骤,特别是关于公交场景支撑产业链发展的战略考虑。

沈卫平:

一方面,推进车辆更新。集团公司聚焦“双碳”目标,秉持“三精三前置”的理念推进纯电动公交车置换,累计完成70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实现成都市中心城区“5+1”区域及四川天府新区在营车辆100%纯电动化运营,年减少碳排放约38万吨。另一方面,拓展车电产业。利用自身人才、技术、场站等比较优势布局新能源车电产业:围绕车产业链,前端介入车辆大部件、电控技术运维、整车制造等领域,引入轮边驱动系统总装配线落户,后端拓展外修市场份额,投用5座维保“一站式”服务站,高笋塘建成全市首座新能源乘用车售后服务示范站,投资报废汽车资源回收再利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项目。围绕电产业链,科学谋划充电资源网络布局,建成投运公交专用充电站110余座、充电车位1800余个,并按照“闲时开放、分时共享”原则,开展公交充电站社会化复用,开放比例达70%。

集团公司将进一步抓住“双碳”战略机遇,以公交服务“智改数转”为突破口,大力开拓汽车后服务市场,加快布局充换电、储能等基础设施网络,扩大市场经营份额;强化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与头部企事业开展整车大部件、电控技术运维、新型驱动技术创新、智能网联汽车试点运用等市场化合作,培育公交创新发展动能。

Q:人民公交

近年,成都公交集团在运产协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公交TOD开发模式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请您分享一下集团运产协同具体策略。

沈卫平:

成都公交集团结合自身管理和资源优势,一手抓公交运营模式变革,一手抓多元产业拓展,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实现运业提质+产业增效“双轮驱动”。

运业方面,我们树立“综合交通出行”理念,大力推进两网融合,以“综合出行时间最优”方案,明确公交发展定位。一是推进运营组织模式变革,重新规划线网,提出了“按需定线、以站固网、数治支撑、灵活运营”的总体思路,线网结构、场站布局、车型结构、班型结构等均作适当调整。二是推进车辆维修模式变革,根据电动车特点,重新定义车辆修程修制,按照“状态修”的理念推行维修前置,大幅控制车辆空驶。三是推进能源保障体系变革,结合线网规划科学设定1:3桩车比目标,开展充电设施扩容,培育自身能源保障团队,新增车型采用长续航模式为夜间充电创造条件,全力促进提质、控本。

产业方面,我们出台了产业发展三年规划,聚焦多元出行、新能源汽车、场站TOD开发等领域深挖自身资源产业价值,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一是发展赛会交旅产业,圆满完成成都大运会、宜宾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世界科幻大会、汤尤杯、世园会等重大赛会交通保障。二是拓展新能源车电产业,加快布局汽车维保、拆解、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汽车后服务市场,打造覆盖城市“东南西北中”的充换电、维保一站式服务示范基地,培育“桩医生”“公交车服”等连锁品牌。三是创新TOD项目建设,坚持“策、规、建、管、营”一体开发理念,创新“公交场站+社区商业+保障性住房”第二代TOD开发模式,黄金时代、新川、观东等首批项目引入央企合作商业运营,积极培育社区生活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助力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2023年,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15%以上。

Q:人民公交

未来,成都公交集团如何确保“双一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集团如何运用顶层设计理念,确保各项政策与规划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推动公交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沈卫平:

2023年10月,交通运输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专项配套政策,集团公司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改革转型纵深推进,以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公交新质生产力,促进公交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要继续优线网、提服务,促进综合出行质效提升。聚焦公交运营主责主业,继续做好“八连”服务,深化“文明公交365”建设,持续推进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加快构建“快、干、微、特”线网体系,打造便利出行“通勤圈”,擦亮“全龄友好、幸福出行”城市公交服务名片。

二是要继续拓市场、增效益,推动一主两培产业能级提升。坚持以项目为牵引,大力开拓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布局充电、换电、储能等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成一批、研究策划一批公交场站TOD项目,大力发展世界性赛事、展会等交旅产业,推动公交产业成势见效。

三是要继续强治理、提效能,强化改革转型纵深推进。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进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强化数智治理和规范管理,有力提升国有企业治理质效,进一步增强服务城市发展、服务市民出行的能力和水平。

成都公交集团将进一步通过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强化战略引领、推动业务创新、发力公交枢纽建设、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措施确保“双一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运用顶层设计理念推动公交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优化内部管控机制、推进智慧公交建设以及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等方式实现各项政策与规划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本刊记者/董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