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妍亦简至纤至悉——读王羲之《十七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05 15:32:15

何汉杰

《十七帖》是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也是今草的代表作品之一,因卷首有“十七”二字得名,宋《嘉泰会稽志》说此帖为“逸少书中龙也”。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王羲之写给远在成都的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347)到升平五年(361),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之久,内容涉及医病、服食、书画、气候等多方面的交流,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的重要资料。

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并跋》出自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此帖帖心纵29.5厘米、横21.5厘米,共16开,锦面清装裱,钤有“伯荣审定”“季彤祕玩”“弢斋秘笈”等收藏印。其中二十二件书作中,除苏轼《临讲堂帖并跋》《临蜀平帖并跋》,余皆诗文。

王羲之《游目帖》摹本曾归日本广岛安达万藏1945年毁于战火

《游目帖》例字:多、悉、得

王羲之《十七帖》“敕字本”

《十七帖》之《胡桃帖》(两页拼合,拼缝在三四行之间)

《十七帖》之《积雪凝寒帖》(两页拼合,拼缝在三四行之间)释文:一行: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二行: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三行: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四行: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五行: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六行: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王羲之《丧乱帖》摹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不朽盛事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艸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数相从缀成卷。以贞观两字为二小印印之。褚河南监装背,率多紫檀轴首白檀身,紫罗褾织成带。开元,皇帝又以开元二字为二小印印之,跋尾又列当时大臣等。”其中“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之说与现存拓本略有出入,现存拓本多133行,1160字。唐太宗广泛搜求、命褚遂良精心装裱、钤贞观二字印,唐玄宗钤开元二字印,可见太宗、玄宗对右军书法之宝重,亦可见《十七帖》之珍贵。

《十七帖》草法纯熟,已经脱去隶书面貌,标志着今草进入成熟阶段,在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观其书,总体呈现出妍美、简约的风格。帖中字多独立,时有三字、两字连缀直下;线条匀实饱满又富于粗细变化;字间左右欹侧,点画顾盼生辉,可谓妍美。字形多草化,简省了很多笔画,有些已变成草书符号;大部分笔画没有过多装饰,只在起笔、转折和收笔处略施提按顿挫,堪称简约。是帖由多篇信札连缀成卷,行列整齐而各札之间又有错落,字势灵动而书写节奏又缓急适当,呈现一种古朴雍容之美。如将每札单独玩味,更能见出书家下笔时的优游适度。宋代大儒朱熹《跋十七帖》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窃意书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书词问讯蜀道、山川、人物、屋宇、图画,至纤至悉,盖深有意于游览,而竟不遂,岂所谓不朽之盛事,信难偶耶!”以为其笔意、气象都出于胸襟,而其中书词问讯详细,是有意于游览,但是最终没有成行,真是盛事难得再遇。可见朱熹对此帖之心赏。

新草典范

《十七帖》确立了新的草书典范,唐蔡希综《法书论》说:“汉魏以来,章法弥盛。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指出王羲之作“新草”,做了两大彼此相承的变革,一是“除繁就省”,二是“创立制度”。

在王羲之以前以草书名家者有张芝,擅长章草,被人誉为“草圣”,然后是他的学生卫瓘、索靖。唐张怀瓘《书断》说“草书者,后汉征士张伯英所造也”,“张芝……尤善章草……草行入神”;“觊子瓘为晋太保,采芝法以觊法参之,更为草稿”;“索靖……亦善草”。不论是张芝造草书、卫瓘为草稿,还是索靖善草书,他们的草书都以章草为主,或带有明显的章草痕迹,蔡希综所说的“新草”显然是针对其前文所述之“章草”而言。章草带有明显的隶书的波磔笔画,书写起来还比较繁琐,从《十七帖》的面貌上看,王羲之已经完全放弃了波磔笔画,在点画形态上简化了草法;章草在用笔上还部分保留了隶书的“蚕头”,起笔处藏锋,《十七帖》中王羲之起笔多出锋,只少量运用藏锋,在书写动作上简化了草法。这些简化后的草法在《十七帖》中运用娴熟,相同字在不同信札中草法一致,十四年间信札的笔法、结体也风格一致。可以说至《十七帖》,今草的法度真正确立了。

《十七帖》在草法上的典范意义,从后人对它的临习上便可见一斑。今天流传下来较早临习《十七帖》的作品出自苏轼之手,宋拓《西楼苏帖》中有《临王羲之讲堂帖并跋》,跋文说“此右军书,东坡临之,点画未必皆似,然颇有逸少风气”。苏轼对所临王羲之帖颇有得意,以为得其风气,确实,从其笔画之洗练,线条之流畅,节奏之悠游,可见魏晋风度。但是苏轼所临与原帖文字上略有出入,用笔也变右军之筋劲为丰腴,俨然自家面貌。此后元人康里巎巎、明人胡正、朱大有、项元汴、董其昌、王铎等均有临本,亦各有特色。

具体而言,王羲之对草法的发展,一是改进了笔法,二是创新了字形,这两点在《十七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就笔法而言,王羲之发展了简劲的用笔方法。从流传的拓本看,《十七帖》中有圆笔亦有方笔,如《游目帖》中“多”字起笔处藏锋呈钝圆状,为圆笔;“悉”字竖画和第一横的起笔处都出锋呈锐利状,为方笔;转折处有方折有圆转,亦有介于方圆之间者,如“悉”字中间第一横与第二横相连处的转折端方出棱角,“得”字起笔承接上字,出锋而后下压,再转而向上,此处转折本来是很小的角度,却呈现出几分圆润姿态,继而向右连续牵带出三处圆转和一处方折的形态,用笔之丰富可见一斑。字的转折处是两个不同方向的笔道的连接处,笔锋需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还要保持凝聚发力的状态,是最难处理的,王羲之在写转折时表现出了深厚的运笔功力,他能够运用转折处自如地控制书写的节奏。如“多”字,第一笔有四处转折,前两处笔力稳健,书写速度较快,第三处转折幅度变大,总体上维持了下笔的力度,第四处转折较前三处圆润得多,顺势而下再向上勾出,方折与圆转连下,相得益彰。“悉”字三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转折都呈现出用力顿笔的面貌,写得遒劲而不失弹性,转折之角度有细微地变化,将三个横画处理得匀称而不失灵动。

就字形而言,《十七帖》创造了丰富的结体形态。《十七帖》整体上看雅致匀称,细看就会发现王羲之书写时布局的错落之妙,如《胡桃帖》中,首行“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十字,大小错落,“足下”与“云”两处小字之间夹“所疏”二大字,“云”与“佳可为”两处小字之间夹“此果”二大字,整行节奏起伏跌宕;二行“当”“之”二大字与三行“胡桃”“也”“笃喜”三处大字相互错落,如此三行之间便和谐而有韵致。而第二行“之”字拉开内部空间,将整体字形张开,造出留白,缓解了行内上下字,及左右两行同位置之间的紧凑关系。单字之间亦偃仰相契,首行“足下所疏”四字,“足”呈右下倾斜,“下”则右上相迎;“所”字末笔右下勾出,“疏”字提画则右上呼应。第五行“为事”二字,“为”字呈左下倾斜,“事”字则移重心至右下,彼此应合;“为”字俯首伸颈曲身,状若白鹅浮水,“事”字则昂首盘身翘尾,态似灵蛇出信,俯仰之间,各有神采。不消多举,右军安排字形之功夫随宜而施,处处可见,偃仰、平直、振动,各有理趣,亦自为天真。

积雪凝寒

《十七帖》所收书札凡29封,非一时所书,自然各有特色,但风格一致,我们且取其中《积雪凝寒帖》细读,以窥右军书法逸气、文采风流。是帖为《十七帖》中之第五帖,6行,64字。

先读其书法。从用笔上看,《积雪凝寒帖》多方笔,如“计”“廿”“顷”“十”“所”诸字,且方笔落笔处多处于字的左偏旁,如“顷”“信”“何”等字。如此用笔,在王羲之墨迹中可得验证,如《丧乱帖》中之“顿”“乱”“临”等字,《频有哀祸帖》之“切”字等。帖中多方笔,显示出王羲之书法雄强的一面。从布局上看,帖中字多独立,偶有粘连,行列整齐,字间左右倾侧,生动有致,如第五行“间或”二字,“间”字整体由右上向左下倾侧,“或”字整体由左上向右下倾侧,两字相连,顾盼生辉。末行“足下问耳”四字及“如何可言”四字各自成组,一笔顺下,气韵贯通。细看每四字内部又各有倾侧,“足下”呈右下走势,“问”呈左下走势,“耳”又偏右下;“如何”左突,“可言”右收,构成优美的曲线,仿佛舞动的少女,仪态端方又不失轻盈活泼,观之美不胜收。

再读其文辞。“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读完不禁慨叹:与您分别至今已26年,虽时常有书信往来,却难以舒解久别思念的情怀。读了先后寄来的两封信,只更增加心里的喟叹和感慨。最近积雪未消,天气严寒,是五十年来所未曾见的景象。想您近况一切如常,希望明年的夏秋之间,或能再得到您的来信。方今岁月漫长,要从哪里说起呢?清包世臣在《十七帖疏证》中详述周抚从王敦叛乱,败而逃入西阳蛮,又被王导起用之经历,顺及与王羲之之交游,于是此帖之原委便清晰明了。只是其中“是年”应为第二年,即太宁三年(325),《晋书》说“明年,诏原敦党,岳、抚诣阙请罪,有诏禁锢之”,《资治通鉴》亦说“明年,诏原敦党,抚、岳出首,得免死禁锢”。王羲之与周抚自325年至349年(一说351年)分别,计有26年。动荡中异地会面尤难,于是只有以书信聊以慰藉。写此信时,恰好赶上五十年间不遇的大雪天气,于是这怀想便因了这积雪凝寒而更加深沉绵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读此帖,如何能不共情呢。

如此,王羲之书家的逸气与文人的深情融合,短札片语,动人千年。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