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内涵最深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传统节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民俗活动,在哲学、伦理、社会关系和文化心理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日前,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评审通过,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是中国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农历文化的核心。在当代,中国春节同时也是全世界华人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凝结着所有中华儿女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归宿,在全球范围有着广泛的文化影响力。中国农历诞生于上古时期,彼时我国中原曾遭遇多次气温剧烈波动,对当时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打击。农历正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应对气候变化周期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指导农业生产、延续文明的重要依托。中国农历并非通常误以为的阴历,而是科学的“阴阳合历”。中国农历以太阳回归周期为一年,以月亮朔望周期为一月,以闰月闰日补足二者的周期差异,强调遵循气温、降水等自然规律,按季节安排农业活动。2016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正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观察太阳运动的规律总结。
中国农历不仅是中华民族时间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历中的正朔观念既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作为农历岁首的春节,在古代称之为正月朔日,即所谓“正朔”。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对四时节律有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敬畏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遵循,建立起自然气候资源性和灾害性并存的科学认知。春节的意义也就此凸显,直接关系到农业文明能否准确掌握春种秋收的时间密码。所以,在古代颁布农历的程序备受重视,统一的时间知识体系和时间制度,也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应对周期性极端气候时的农业生产、协调及防灾减灾效率。
针对国际上少数试图用“LunarNewYear”(阴历新年)取代常用的“ChineseNewYear”、以实现“去中国化”的图谋,“SpringFestival”的入选有着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明确地指出用阴历指代中国农历完全是歪曲事实;另一方面,“阴阳合历”的中国农历蕴含着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不可替代的原创性贡献,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也是为“SpringFestival”的世界价值正名。
中国农历是内涵丰富、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文化遗产。在当今人类再度面临气候变化周期之时,中国农历蕴含的丰富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以及努力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改善生活的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全球气候剧烈变化,农业生产首当其冲。在去年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1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关于粮食、农业和气候行动的宣言,旨在解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同时,保护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地区的农民的生命和生计;在刚结束不久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62岁绍兴农民黄天明向全球分享了中国村民与古香榧树和谐共生的故事。绍兴会稽山这片千年古林,忠实记录了生态环境的变迁,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今天,随着二十四节气、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中国农历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人类再度面临气候剧烈变化冲击之时,将再度为完善全球气候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作者分别是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