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上午,永新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组织部分文艺志愿者深入到三湾乡汗江村农产品加工基地进行采风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艺术的视角探索农村产业发展背后的故事,用文艺力量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
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汗江村,地处“三湾改编”发生地三湾乡,这里不仅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还属于国家级森林公园,青山绿水,生态优美,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红薯生长,使得红薯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作物。
走进该村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工人们个个干劲十足,正在按照规程操作熟练地对红薯进行清洗、切片、蒸煮、烘干、包装。文艺志愿者们在生产线间穿梭往来,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记录下工人们的辛勤劳动和现代农业的魅力。
在生产车间,文艺志愿者们还与基地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红薯干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的完整链条。据悉,“三湾红薯干”是该乡的特色农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品质上乘,营养充分,深受顾客的青睐。
近年来,汗江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大力种植红薯。并通过培育优质红薯品种、引进红薯深加工技术、完善仓储物流体系建设等措施,在种植前端与加工后端持续发力,推动红薯产业品牌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该农产品加工基地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不仅配备了先进的加工设备,还为当地村民创造了15个就业岗位,其中6名为脱贫户,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双赢局面。
“今年我们基地所在的汗江村红薯种植面积就已超200亩,年产红薯达60万斤以上,平均每亩收益超过2500元。截止目前,我们生产加工的红薯干达到了创纪录的5万斤成品销量,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实现了160万元的销售额。”基地负责人介绍到。
此次采风活动,不仅让文艺志愿者们了解了红薯干的生产过程,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源泉。他们纷纷表示,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这次采风活动的所见所感传播出去,为当地农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革命老区的甜蜜与馈赠。(刘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