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之“毒”:利益至上,视人为棋的生存之道

小万说 2024-12-06 11:22:46

在波谲云诡的三国乱世中,贾诩与张绣之间的故事,宛如一幅展现人性复杂与权谋算计的画卷,令人咂舌不已。 张绣对贾诩可谓是敬重有加,“执子孙礼”,言听计从,待之如长辈一般。然而,贾诩却无情地将张绣当作了自己谋取利益的棋子,最终贾诩在曹操麾下颇受重用,位列三公,张绣却落得个被曹丕逼死的悲惨结局。 贾诩与张绣本就是凉州老乡,早有交情。“文和乱武” 后,李傕、郭汜在长安城外互相攻伐,李傕想挟持皇帝以占得先机,贾诩认为此举不合臣子道义,坚决反对。当时张绣见贾诩处境危险,还曾劝他赶紧离开,从这里能看出二人对时局看法相近,关系匪浅,也为贾诩后来投奔张绣埋下了伏笔。 后来张绣辗转到了其叔叔镇东将军张济军中。公元 196 年,张济因军队缺粮进攻穰城,不幸中流矢而亡,部队便由张绣接管。张济是被刘表的士兵所杀,刘表后悔惹上这帮勇猛的凉州兵,赶忙向张绣抛出橄榄枝,称张济之死纯属意外。此时,战与和的抉择就摆在了张绣面前。 恰在这关键节点,贾诩现身了,他力劝张绣拿到军粮后见好就收,与刘表联合。这不禁让人疑惑,张绣在张济军中多年,贾诩为何早不来投奔,偏挑张绣遇麻烦时前来?答案昭然若揭,贾诩心中并未过多顾念旧情,而是一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此前若投奔张绣,张绣大可随意对待他;但此时张绣有难,贾诩带着良计前来,情况就变成张绣有求于贾诩了,如此一来,贾诩必然会受重用。 这一点在官渡之战时体现得更为明显。张绣此前在兵乱中反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与曹操可谓有着深仇大恨。可贾诩却力劝张绣投奔曹操,他极力分析局势:若投奔袁绍,定会遭其排挤,而后被吞并;若投奔曹操,那便是雪中送炭,曹操胸怀宽广,定会尽释前嫌,厚待张绣。彼时曹操为在北方命运的决战中争取最大支持、夺取胜利,必然会从善如流,毕竟 “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而张绣的加入,足以改变双方实力对比。就这样,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一咬牙投奔了曹操。曹操大喜,握着贾诩的手称赞道:“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实际上,贾诩此举不过是拿张绣的凉州兵当作了自己的投名状,以此获取曹操的信任。在他眼中,一切都是为了自保,为了追逐利益,哪怕与曹操有杀子之仇,只要形势所需,曹操就不会计较旧怨,还会给予张绣礼遇,而这也正符合曹操当时的利益考量。 后来,张绣被曹丕逼死时,史书上却不见贾诩站出来求情的只言片语。由此可见贾诩之 “毒”,他全然不顾感情因素,一切只为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也正是凭借这种冷酷无情、精于算计的生存之道,贾诩才能在三国那个残酷的乱世中保全自己,得以长久存活,成为乱世权谋中的独特存在,让人在感叹之余,也对那个时代的复杂人性与利益纠葛有了更深的认识。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