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战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拿下了一笔价值300万元的监控设备订单,对方看中的是公司产品性能出色,且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而在半年前,该公司老板徐国清还在为高温稳定性的难题而头疼,市面上有科研机构上门报价,但高昂的费用让企业迟迟下不了决心。恰逢此时,浙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江达飞带队来访,短短7天时间就摸清了问题症结,并提出了对应的技术服务。“拿到合同时真的很意外,总价比市场购买服务便宜了一半,还能分期付款。”徐国清欣喜不已。
江达飞的上门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从2021年起,衢职院倾全校之力,常态化开展科技服务地方专项行动,对象以小微企业为主。“小微企业在衢州制造业中占比高达83%,工业总产值占比达43%左右。受制于研发资金短缺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企业在降本增效上遇到了不少难题。”衢职院党委书记徐须实说。
服务小微企业得上“硬菜”。学院引进了国家级、省级学会建成衢州市学会服务站,组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搭建了50余个技术创新团队,覆盖了全校近70%的专业教师。根据各个县(市、区)主导产业与发展定位的格局,学校以“一院一产业、一市域多战队、一人一企业”进行布局,把走访企业数量、横向项目数量和总额等纳入学院及个人工作绩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要求等,全面推动教师服务企业。
“和以往校企合作不同的是,为了提高服务的针对性,这次行动明确要列出企业的问题清单。”徐须实表示,每位教师进企业后都要协助对方形成问题清单,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跨专业组团解决企业问题。3年来,该校共征集了400余项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类的,还有如提炼企业文化、宣传片拍摄等服务类的。
“在走访企业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对科创扶持政策不了解。”衢职院科研处处长周明安说,小微企业经济总量小,如能充分用好政策,也能申请下来不少补贴,进一步支持研发创新。
于是,学校专门组建“政策帮帮团”,对接科技局、经信局等部门,选派教师前去挂职,全面搜集和梳理当地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编撰成册后入企发放。发现小微企业对政策有新诉求时,“政策帮帮团”也会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比如原先科技局等下发的项目主要依托企业主体进行申报,但很多企业不会撰写申报书,希望得到高校教师助力。该校反馈这一信息后,科技局很快采纳并修订了相关条例,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与企业多主体联合申报。
据悉,该校的专项行动已常态化开展了3年多,深受小微企业青睐,横向服务到款额逐年指数级递增。今年1月到10月,横向服务到款额突破800万元,是2020年到款额的近10倍。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07日第03版版名:新闻·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