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盘水市将林下经济与中草药产业有机结合,做到“更科学”“更充足”“更深入”“更多元”四更,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一是产业布局“更科学”。制定《六盘水市“十四五”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依据不同区域的海拔、土壤类型等因素,划分差异化中草药种植区,产业布局更加科学。目前,在六枝、盘州、水城区、钟山,以白及、滇黄精、天门冬、重楼、头花蓼等品种为主,因地制宜培育了“苗岭仙人粮”系列黄精产品2类、凉都天麻产品1类、“寒兰斛韵”石斛产品3类等特色品牌。
二是资金保障“更充足”。争取各级项目和资金支持,通过申报省级林业改革发展等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发展林下中药材,保障林下中药材项目资金充足。目前,已申报省级林下中药材项目5个,获批省级林下中药材项目3个,获得资金支持资金255万元;谋划上报林下中药材项目5个,拟争取资金742.94万元,目前已纳入省级项目库。
三是人才支撑“更深入”。与省林科院合作,从林下单品品种选育、栽培,到病虫害防治,机构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参与到项目实施中;适时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广大林农经营种植管理水平。目前,合作开展六枝特区花德河国有林场示范推广林下多花黄精、白及等中药材高效种植项目320亩。
四是发展模式“更多元”。探索“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或“企业+农户”等多元融合模式,打造产业融合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建成六枝黔山林下天麻基地、花德河国有林场林下中药材基地、盘州市向阳村林下茯苓种植基地、韭菜坪村林下茯苓种植基地、水城区新街乡林下种植黄精种植基地等5个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全市林下中药材林地利用面积达3895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