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喻晓佩文/图
“涛哥,来碗烩面!多加汤!”
“涛哥,来碗羊杂汤,一份皮冻,再来两个烧饼!”
“涛哥,今天有五香羊头吗?一个月没吃,可想了!”
……
在章贡区八一四大道某河南羊汤烩面馆,每到中午、晚上的就餐高峰期,就会出现上述此起彼伏的呼唤声,而被称为“涛哥”的粗壮汉子,则会忙碌地应答着,不论谁来,都笑脸相迎、热情招呼。他叫徐汝涛,从2008年踏上赣南这片红土地,风风雨雨已16载。多年来,不论成功或失败,起起落落,他始终笑对人生,勇往直前。日前,记者来到他开设的面馆,聆听他从河南到赣州的人生故事。
路纵崎岖气不馁
1976年,徐汝涛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葛店乡的一个农家。家有五姊妹兄弟,他排行最小,也最聪慧好学。但无奈家境贫寒,母亲又生了重病,品学兼优的他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没有继续升读高中就辍学外出打工。
徐汝涛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保定的一个工地搬砖。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到手,他就又问同事借了100多元,凑齐了300元寄回家给住院的母亲治病。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离家的第二个月,母亲就去世了。工头担心他辞工,扣下了家里发给他报丧的电报。直到半年后的春节回家,他才得知这一噩耗。痛哭之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奋斗,改变命运,摘掉贫穷这顶沉重的帽子。
之后,徐汝涛学了清洗油烟机、维修床垫,还做过家政保洁、货车司机,辛辛苦苦积攒了些钱。2004年,他走出河南,来到广州,买了一辆货车自己干运输。从起初一连几天接不到一个活儿到发展为拥有4辆货车,徐汝涛花了4年的时间。有一次,他接了一个运送玻璃纤维布的业务,得知玻璃纤维布的市场需求很大,心思活络的他顿时萌生了转行的想法。
“跑货运非常辛苦,风险也大,而开厂办实业更有发展……”徐汝涛思索一番后,开展了认真细致的市场调查。此时,江西赣州进入了他的视线。
立足红土求发展
徐汝涛告诉记者,当时,好些朋友向他介绍赣州,说这里政策好,民风淳朴,对外地人来投资兴业非常支持。数次考察之后,他决定到赣州南康投资办厂。
2008年,徐汝涛将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购置了20台机器在南康开办了一家生产玻璃纤维布的工厂。由于技术准备不足,3个月过去了,厂子仍没有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为此,他只身前往浙江学习。为了节省开支,他风餐露宿,在被多家工厂拒绝后,终于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板,同意他到厂里工作兼学习。大半年后,在该厂技术骨干的现场指导下,徐汝涛的工厂终于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不久,工厂走上正轨,他又购入了第二批20台机器,业务从此蒸蒸日上。
谁知世事难料,2020年,徐汝涛的工厂陷入困境,由于客户基本上在湖北孝感,大量货品运不出去而积压。无奈,他只能关闭开设了12年的工厂,谋求新的出路。
在赣州开厂不久,徐汝涛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也随他来了这里生活。多年来,他们一家人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气候,积累了诸多人脉,有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再创业,他毫不犹豫地仍旧选择赣州。工厂关闭后,他回老家探亲时,遇到了一位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发小。对方得知他的事业窘境后,建议他开一家河南烩面馆。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美食,有羊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多种类型,是河南的知名美食。
“民以食为天,只要吃食做得好,不愁没生意。”这么一想,徐汝涛当即决定了新的事业方向——开河南烩面馆。从未涉足过餐饮行业的他再一次发挥了好学肯干的品德,化身小学徒,跟着发小学着拉面、做小菜、调制酱料。同时,他还学习了如何管理好店铺,既控制好成本,又能给顾客提供满意的食物。
2020年5月,徐汝涛的河南羊汤烩面馆开张了。这次,因为准备充足,又有众多朋友与老乡的帮衬,烩面馆一炮而红。起初为了节省开支,面馆只有徐汝涛夫妻俩起早贪黑。谁料生意火爆,过了不久,不雇人根本忙不过来。为了保证质量,现在仍由徐汝涛和面、调酱,妻子则负责加工凉菜。走进面积不大却整洁有序的面馆,记者看到,除了售卖的食物品种与价格,面馆四处还张贴着充满趣味的提示或承诺。如,温馨提示:禁止打骂老板,长得好看也不行;郑重承诺:不放三花淡奶,没有科技与狠活,良心经营,放心消费;本店宗旨:不便宜,不暴利,没有地沟油,没有添加剂……有一张宣传海报上还印有徐汝涛设计的图标“涛哥厨郎”。
记者发现,消费者中除了想要吃一口家乡风味的河南人,还有不少赣州本地人和外地人。烩面的精华全在于汤,要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5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下七八味中药,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片入锅。凉拌小菜有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海参、鱿鱼等,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一名张姓顾客告诉记者,虽然他是安徽人,但经朋友介绍来此吃过几次后,发现非常营养美味,因而成了常客。
志愿服务献爱心
一路走来,徐汝涛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和人生的坎坷,天性乐观开朗的他总是对遇到的好心人心怀感恩。2016年,他加入了南康区志愿者协会义工联合会,一有时间,便跟随组织四处志愿服务。
“我们会在节庆的时候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送物资、打扫卫生;会去福利院、养老院探望老人、小孩,给他们送温暖;会尽所能帮助有困难的人……”徐汝涛说,因为尝到了家贫无法继续读书的苦,所以,他特别同情贫困学生,除了给予财物资助,遇到这样的学生,总是鼓励他们要克服困难,学好知识和本领改变命运,报效国家。为此,徐汝涛曾被评为“月之星”和年度“优秀志愿者”,虽然不为名利,但他仍然为自己的付出获得了肯定而高兴,这也激励他更加努力,回馈社会,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如今,徐汝涛的一双儿女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他有两个心愿,一是扩大烩面馆的经营规模、开设分店,让更多人在赣州能享受到河南烩面这个传统美食,二是能多抽出时间去志愿服务献爱心。
徐汝涛说,赣州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已决定了在这里养老。十几年来,他看到了这里的大发展,衷心祝愿赣州更加美好,人们能在此更好地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