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三联书店韬奋图书馆召开。陈来、邓小南、荣新江、赵汀阳、李开元、王铭铭等来自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专家,及相关参与者、合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纪念丛书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当代学术的贡献。纪念会议由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冯金红主持,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黄志坚、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哈佛燕京学社社长罗柏松、丛书学术委员会成员邓小南和陈来分别致辞。与此同时,“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纪念展”正在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二楼展出之中,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1日。这一展览独家展出了丛书相关的书稿档案与作者编辑手书,以此来回顾“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主办方供图)。
助力青年学者出版其学术生涯的“奠基性作品”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缘起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学术思想的大转型之际。1992年,通过在哈佛大学访学的朱虹的协助与联络,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董秀玉与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达成共识,计划双方一起合作推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在“出书难”的时代助力青年学者出版其学术生涯的“奠基性作品”。自1994年创始至今,这套致力于中青年学者专著出版的丛书已经走过三十个年头,推出了近一百二十种优秀作品,生生不息,持续为中国学术界注入新鲜血液。
此前,在丛书二十周年纪念会上,董秀玉曾经这样回顾:“跟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很偶然,有很多人的帮助和推动。当时韩南博士有这样的心愿:帮助中国的年轻学者,推动他们的学术进步。80年代思想激荡,我们潮水一样地引进了西方很多思想著作,三联图书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翻译著作。90年代大家希望在原创著作方面有一个进步。时代的需求和我们的愿望正好碰撞在一起,一拍即合。”
在此次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上,董秀玉表示,“呈现原创学术成果,是上世纪90年代三联出版结构性布局中最重要的一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一项国际性的出版合作,核心是要合规出版中国新旧中青年学人的优秀学术专著……我们的幸运是,有一个高水准的,能一力担当的学术委员会。由季羡林、李慎之、刘思德、叶秀山、王猛、李学勤、厉以宁,苏国勋各位导师组成的丛书学术委员会,帮助我们建立了这套制度和规范……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明确告诉大家,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宗旨是追求有利于学术、不求闻达于世间。”
正如主办方方面所言,丛书在国内首创了独立、公正的学术评审和遴选制度,从创立伊始就专注于追踪和记录当代中国的知识发展和思想推进。自1994年2月推出首部作品《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著)以来,共出版从40后到90后120位作者的优秀成果,很多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代表作,如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赵汀阳《论可能生活》、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邓小南《祖宗之法》等作品,已成为当代学术的典范之作。
三十年来,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开放和自由的全球化时代,也经历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冲击与挑战,然而一代代学人直面时代,始终怀抱智识的热忱和理智的清明,推动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性和学术主体性的现代中国学术的发展,这套丛书见证了这一代代学人探索。不仅如此,“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还是目前国内唯一坚持长期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学术丛书,亦是中国出版界与外方合作的成功探索,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和关心学术的大众读者中得到肯定,也曾两次得到哈佛大学的嘉奖。对于很多年轻的学者来说,学术成果能跻身“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一种肯定,近乎某种荣誉。也因此,曾在这套丛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作者往往和三联书店有着超越一般情形的“情感关联”。
哈佛燕京学社现任社长罗柏松在书面致辞中表示,“从1994年创立以来,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始终秉持着自己的使命,一方面支持中国年轻有为的学者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来展现中国学术的巨大贡献。在过去的30年里,这套丛书在推动一代学者的成长和深化中国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三联·哈佛燕经学术丛书已经出版了众多开创性的著作,涵盖了广泛的研究主题,对多个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最近出版的几本著作尤其展现了其主题的多样性,例如宫志翀的《人为天生:康有为三世说研究》、李震的《观物:邵雍哲学研究》和文凯的《通向现代财政国家的路径:英国、日本与中国》,等等。这些专著无不体现出丛书的学术深度、广度与开拓性的影响。”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如何建构一个更加具有共同性的世界?
在随后展开的研讨环节中,与会嘉宾围绕“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理路、贡献与问题”这一议题,探讨了多个与当代学术发展和生长密切相关的学术议题,如研究范式的变迁、各自领域思考前沿方向、专业化及其超越、重建知识共同体、学术出版的意义和功能等。活动现场,与会嘉宾还一起探讨了丛书与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的相伴共生,也谈及他们与这套书的缘分、自己作品出版时的趣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表示,“在我看来,今天我们人类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性,而这个新的历史性是跟人工智能有关的。人工智能一旦突破了基点,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拥有了双主体,就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双主体,幸亏不是三体,只是双体,如果是三体我们就进入乱世了。对于新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思考?我觉得是当下最严重的问题。我希望三联出版社把这个书,尤其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这套书一直出下去,一直出到将来拥有了人工智能作者。”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王铭铭以“人类学从文化自觉走来”为题发言,他认为,“20多年来,我一直信仰着文化自觉的理论,相信人类学只有结合自视和他视,只有采取多文明共生的态度,才能抵达它应该有的深度。现在文化自觉的处境,我觉得有点儿微妙,似乎是定位越来越高了,但是被束之于政策、文献的高阁之中,这是它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我们这门学科似乎越来越转变成平凡地做两样工作:一样工作是通过一些人类学的所谓言论,想把一般的青年人从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中解脱出来;另外一样工作是要用人类学引导旅行者去走于他乡的土地之上。这两个可以说是民间派的人类学,是我们这门学科的社会面貌。学院派的人类学呢?一方面特别美人之美,很多我们的同行刚从外国毕业回来,就不断、频繁地引进国外社会科学出现的新的转向、潮流;另外一方面,有更多的人在做两种共同体的研究,这所谓中华和人类这两种共同体的研究,对新潮是一点儿都没有感兴趣的……我们没有把文化的自视和他视之间联系起来,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
传统文化的复兴历程是怎么样的?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文明表示,“目前复兴的势已经造成,但复兴的理尚未明晰,比如要如何安置孔子?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而到底以什么方式复兴?有好多方面是比较虚热的。我认为未来关于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可能会跟地缘、古今、中西等大问题紧密相关。”
《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与近代空间政治》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十八辑中的作品,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章永乐表示,自己的这部著作出版于2021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30年,正好发生在1991年冷战结束之后。关于二十世纪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本身有很多理论,但无论如何,1991年是二十世纪的终结肯定没问题,二十世纪终结意味着此前一系列阶级政治、冷战退潮。”章永乐指出,“如何建构一个更加具有共同性的世界?对世界各个区域和国家文明、制度、器物各方面的研究,其实这方面可以为在未来提出一系列的更加具有全世界共同性的概念方法、话语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但一切都在进行中,所以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认为,“人文科学关注个体的精神情感和文化观念,强调通过研究者个性化的认知和理解来揭示人类社会的深层问题,注重意义的阐发。而社会科学比较关注社会群体的结构功能和机制变化,通过大量的实证、定量的方法来加以研究。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其实特别需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但近些年来,人文科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呈现出越来越弱化的态势。”在刘宁看来,“……要积极守护人文研究的传统,尤其是尊重文学、哲学艺术所蕴含的情感体悟和深邃思辨,要重视历史所蕴含的诗心……文学是文化最精神与精微之处,是文化交流中最艰难的部分。研究者深入文学才能深入社会文化的深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中国的问题,人类的问题。人文学者的诗心不应被磨灭,从事社科研究的学者也应该有诗心,有对文学、哲学的热爱……我们经常说我们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建立中国的学术的自主性,而这种自主性是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深刻的发展的。”
记者/何安安
编辑/张进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