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校长被双开:公权私用,小官巨贪,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心语解者 2025-03-23 08:31:03

在自贡这座被誉为"盐都教育明珠"的城市,一位曾手持教鞭的校长,却把校训"尽心为公"四个字描成了"尽收为私"。从荣县乡村教师走到百年名校掌门的位置,蒯晓牛用37年织就的育才神话,最终被纪检铁笔戳破成招生黑幕。今日我们就来细数,这位"明星校长"是如何把录取通知书变成受贿凭证的。

人物简介蒯晓牛,今年60岁,从荣县双石中学的乡村教师起步,在自贡教育界摸爬滚打三十余载。1986年刚毕业那会儿,他骑着二八杠自行车穿梭在田间小道家访,裤脚沾满泥巴的模样,曾是许多家长口中的"实在人"。谁曾想这个在黑板上写板书能写断粉笔的教书匠,最后竟在招生名册上写满了交易账。

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潮中,蒯晓牛迎来人生转折。1998年刚当上四中办公室主任那会儿,他独创的"错题本跟踪法"让升学率飙升,家长挤破头要把孩子送进他带的班。2003年升任副校长时,恰逢高校扩招东风,这个曾在田间劝学的教书匠,开始琢磨起"名校经济"的门道——教师食堂承包权竞标、校服供应商遴选,每本台账都成了他的MBA教案。

2008年调任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他力推"校企合作"模式,把实习车间变成了创收基地。2016年执掌百年名校蜀光中学,这位"明星校长"更是把"升学率"三个字玩出了新花样:从特长生招生到国际班收费,从教辅材料采购到基建项目发包,一本录取名册成了他的"生意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句千年古训,蒯晓牛怕是早把它锁进了校长室的保险柜。从批改作业到批条子,从教书育人到教人送礼,这位"明星校长"把教育初心兑换成了真金白银。正如自贡老话说的:"盐井再深也有底,贪心不足终见底",那些藏在教辅资料里的回扣单,终究成了他教育生涯的最后一课。

从乡村教室到名校礼堂,蒯晓牛用37年走完了一条教育者的"光荣路",却在最后一步踏空了道德底线。这正应了那句教育箴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三尺讲台变成了交易台,当红笔批改变成了红包往来,这位"明星校长"的故事警示我们:教育这片净土,容不得半点铜臭;教师这份职业,经不起丝毫玷污。



7 阅读:524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12
2025-03-25 10:39

这样的校长多的!

用户11xxx82

用户11xxx82

3
2025-03-24 07:19

不毙蒯晓牛,石根荣犯案

人苦如常 回复 03-24 13:49
啥情况

心语解者

心语解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