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主流价值为光,解读“济南故事”,解码C位新闻。爱济南客户端推出“追光”栏目,发挥新型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创新性,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紧要处、关键处、动人处,推出一批“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全媒体作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迈”与您一起阔步前行。“追光·区县观察”聚焦各区县新思路、新做法、新成绩、新亮点,助力区县高质量发展。
在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一批批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一幅医养之都强势崛起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位于槐荫区美里湖街道美里西路北段、济广高速公路以北,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的济南先进材料智造港一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槐荫经济开发区正在加速开创“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京沪康养产业基地”“京沪科创大厦”等9大“京沪”系列特色楼宇已挂牌运营,现代化运作楼宇规模超过400万平方米,片区入驻中石油、中铁建、中粮等央企20家,宜家、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9家……走进槐荫,一个接一个重大项目接连开工,一批批在建项目如火如荼,项目建设的热潮彰显着槐荫这片热土强劲的发展脉动,传递着槐荫时不我待的发展决心和信心。
槐荫区紧抓项目建设“生命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以高质量项目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让拼项目、拼发展成为槐荫最强音、工作主旋律。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以“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和“作风纪律提升年”为牵引,部署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改革创新等“十大攻坚行动”,着力构建“342”现代化产业体系,整合医学中心、槐荫经济开发区、枢纽经济商务区、中央文化区连片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截至10月底,全区共有5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五,8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7项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谋划策划258个项目、总投资1386.52亿元,创历史新高。198个在库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7个月走在全市前列……一个热情洋溢、活力充盈的“新槐荫”正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奋楫扬帆、加快崛起。
医学中心片区累计开工项目60个
大河之畔京沪之间崛起“医学之城”
作为槐荫区“342”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医养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槐荫区实现产业导入与协调发展相统一的生动体现。槐荫区始终坚持医学中心“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定位,集中资源、资金、力量向医学中心聚焦,全力保障医学中心建设发展。片区累计开工项目60个、总开工面积达到859万平方米、总投资800亿元。
总投资14.3亿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共享技术服务平台项目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医学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板块。这里建有区域最大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以“引领技术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立足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反哺服务社会”为宗旨,运用信息化系统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专业化管理,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
医学科技创新中心近三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13项,发表学术论文290篇,校(院)授权专利1734项。项目聚焦平台、人才、成果转化,助力医学中心引入陈香美、李兰娟、徐涛等60余位高层次人才,与广安门医院联合培养研究生;落地协和医学院八大处医院、中核医用放疗用直线加速器总部、深圳纳诺克生物、广州华银康检验、强脑科技、中关村系列项目和韩国DDH、以色列阿瑞尼塔心肺CT等项目;共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大学科技园,搭建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孵化沃科海思、汇智康、中国科学院脑机接口等项目,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00余项。
医学科技创新中心的蓬勃发展是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一直以来锚定“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定位,致力于打造一座以医为核心、医药结合、医工结合、医信结合、医养结合的医疗健康产业聚集高地的缩影。今年以来,槐荫区以市委“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科学谋划、优化布局,注重引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槐荫区与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二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构建实现了以体制改革“破题”,构建出了市场效率更优的运作体系。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筹备产业发展基金,与槐荫区共同推进片区土地熟化、工程建设、项目运营、投融资等业务,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理运营体制……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为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以产业导入“支撑”,打造要素市场更活的产业生态注入了强大动力。
眼下,在医学中心这片热土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省质子中心、精准医学产业园等多个重大项目陆续建成运营,五大科技产业集群聚势成峰。齐鲁医院建院百年以来第一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山东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在黄河之畔、京沪之间,一座孕育着新动能、新活力的“医养之都”正拔节生长。
“交通枢纽”加速升级“经济枢纽”
“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打造发展新引擎
“工厂预计年加工猪肉类产品30000吨、豆制品8000吨、蛋制品3000吨,可为旗下燕喜堂、可立餐等众多品牌提供配餐保障,服务规模覆盖山东省及周边省市2000多家门店。”眼下,位于腊山街道的济南正泰恒综合加工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即将正式投产。综合工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打造省内一流的自动化生产加工基地、冷链物流配送基地、现代化工业旅游基地。
“槐荫良好的营商环境及各部门的支持协作推动了企业落地生根。同时,地铁站、高速贯穿项目周边,便利的交通位置为企业下一步更好地服务省内及京津冀地区赋能。”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正泰恒综合加工中心的落成是槐荫区交通优势向产业优势升级的一次生动体现。
随着京沪、济郑等高铁线路的贯通运营,槐荫已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省会“1+6”都市圈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济南西站日常开行班次近400趟,直达366个地市或站点,覆盖26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日均迎送客流量约10余万人次,是全市流量最大的高铁站,是山东省首个实现地铁、高铁、长途客运、市内公交“零换乘”的交通枢纽。
依托于四通八达的交通,槐荫区以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为目标,为走出去开拓广阔的市场大开开放之门,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推动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流量”变“留量”,将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建设成为槐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和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区,打造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枢纽之家”。商务区瞄准“大窗口、大交通、大文旅、大会展、大商务”五大功能组团,依托辖区内60余座高品质写字楼,提升精准招商水平,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统筹推进片区一体发展,形成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新高地。
位于张庄路街道的京沪科创大厦是商务区60余座高品质写字楼之一,这座主体188米的超高层建筑也是槐荫区首批命名的“京沪系”楼宇之一。目前已有全国前三、内地第一的保利国际拍卖、天蕴集团、山东小雨汽车科技、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等57家企业入驻。5万平方米的中开院孵化器全面聚焦“孵化+投资”领域,重点招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同时积极构建5大服务平台进行赋能,每年精准服务企业达到200次。未来5年预计可招引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荣誉。
如今的西客站片区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繁华街区人流如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总部机构选择槐荫、投资槐荫、扎根槐荫、兴业槐荫。
发力领跑“先进材料”新赛道
槐荫经济开发区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
主体结构封顶、外立面形象逐渐显现、屋面防水加速施工.....近日,位于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的济南先进材料智造港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50余台施工设备轰鸣声不绝于耳,300多名工人忙碌在各个施工点,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截至10月底,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4.2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进度85%。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为槐荫乃至全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打造“工业强市”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强省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以来,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聚焦全区“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目标任务,坚持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全力绘就项目建设“奋进图”。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在建项目23个,其中2024年新开工项目9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40亿元,工业投资占全区比重90%以上。
“新材料”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条重要赛道,槐荫区以槐荫经济开发区作为主阵地主战场,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先进材料产业快速聚集,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与区域合理分布,开创“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重点围绕半导体及其应用“一号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布局宽禁带生产设备制造、工业母机等6大产业园,形成从“厂房林立”向“产城融合”蜕变的蓝图设计。成功组建全市首支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实现晶芯半导体项目基金首投。今年以来,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洽谈产业项目100余次。“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等7项科技项目获评全省重大创新工程。
“去年,我们的8英寸碳化硅衬底开始小批量量产,今年增长较快,已经率先实现海外客户批量销售。”说起今年的市场表现,位于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CEO邓一敏侃侃而谈。天岳是一家专注于碳化硅衬底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邓一敏用几个数字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行业竞争力:天岳的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场占有率跻身全球前三,去年新项目投产带动天岳营业收入增长近200%,今年仍保持增长势头。
走访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多家企业,记者频频听到“超预期”“逆势增长”等关键词。目前,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2家,“瞪羚企业”22家,“产业强区”的支撑动力更加澎湃涌动。
在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考核中,槐荫经济开发区被评为“一等”等次,其中在12个单项经济指标中,工业投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及占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等4项排名第一。
绘就百姓生活幸福底色
民生项目建设暖到百姓心坎里
槐荫区项目建设带来的新成色不仅体现在产业和发展上,还体现在百姓幸福的生活底色上。槐荫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截至目前,全区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32%。各类民生工程开足马力,启动城市更新项目13个,有效改善槐荫群众人居环境。
在教育上,槐荫区锚定“教育强区”目标不动摇,坚持教育投入只增不减、扶持只增不减、力度只增不减,今年以来建成恒远学校初中部等8处配套教育设施,新增学位1.06万个,与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历城二中教育集团签订3所学校合作办学协议,“家住槐荫‘育’见成长”入选济南教育大事,济南理工学校在“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荣获全国团体一等奖,“教育兴区梦”正在加快照进现实。
今年以来,槐荫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成果丰硕。槐荫区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宿为型、农耕文化为魂,加快创建“河创田园”泉韵乡居示范区,乡村单元村庄规划工作经验在全国范围推广。“槐荫四宝”亮相中国—南亚博览会、全国进出口博览会等展会,荣获全国首届县域品牌擂台赛20强,成功打响知名度、走向全世界。建成1个省级生态农场、2个市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加快推进智慧渔业养殖基地、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更加向“新”而行、靓丽多姿。
槐荫区推动“生态+业态”深度融合,中央文化区谋划建设拉开帷幕,“一院四馆”成为省会文化顶流打卡地,印象济南获批山东省首家全国“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海那城获评第三批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落地保利剧院、中国国旅山东总部等4家头部文旅企业。今年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近20个国家、地区参展,吸引客流近5万人,极大提升济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济南报业·爱济南记者:张龙王璐敏摄影:周星权设计:牛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