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芯片产业可以说是现代生活的“隐形基石”。
12月8日是被誉为“龙芯之母”的微电子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黄令仪的诞辰纪念日。为纪念她的卓越贡献,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公众对芯片科学的认知和兴趣,当天下午,“遇见@科学家——致敬黄令仪”特别活动暨第219期上海科普大讲坛举办,与黄令仪同一天生日的30位寿星及现场近300名观众参加活动。
在“科学家寄语”环节,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委会委员、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古元冬博士向黄令仪研究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高度赞扬了黄令仪研究员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精神,她以无尽的热情追求科学真理,勇于攻克技术难关,怀揣深厚的爱国情怀,不断开拓新的研究疆域,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古元冬还鼓励青少年们应以实际行动学习、传承和弘扬黄令仪研究员的科学家精神。
随后,第219期上海科普大讲坛正式开讲,芯片产业可以说是现代生活的“隐形基石”,从智能手机、计算机到汽车、工业设备,芯片无处不在。古元冬以《微电子芯片:方寸之地,攸关国运》为题,从芯片的分类讲起,分别介绍了由传统“摩尔定律”驱动的计算芯片,比如CPU和AI芯片;被称为“超越摩尔”的功能芯片,比如传感器芯片,它们是未来“智能世界”的关键,涵盖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应用场景广阔。
就我国高端芯片国产化率还不高、在一些关键领域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古元冬与观众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克服这些瓶颈,逐步实现芯片的自主化。他还介绍了长三角地区将如何通过产学研协作,构建从研发到生产、从技术创新到人才培养的完整产业生态链,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头图为活动现场。劳动报记者王嘉露摄影